】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認清世界安全問題的根本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22-04-16 13:03:39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當前,烏克蘭危機牽動全球目光,世界充滿憂慮。

  俄烏衝突,是世界安全問題的集中反映。冷戰結束後、新世紀以來,大國關係深度調整,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要鎖死“潘多拉的盒子”,需要認清世界安全這一事關人類和平與發展重大問題的根本所在。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歷史已經反覆證明,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強權政治、以鄰為壑等陳舊觀念,早已背離時代潮流,不僅不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相反只能給人類帶來災難與創傷。

  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人類願景,呼喚能夠把握歷史規律和世界潮流的思想引領。

  “越是面臨全球性挑戰,越要合作應對,共同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鬥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選擇。”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清晰闡述了對世界安全問題的深刻洞見。

  吾道一以貫之,思想與時俱進。9年多來,從2014年上海亞信峰會到2017年日內瓦“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從2020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到2022年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0周年視頻峰會……習近平以大黨大國領袖的卓越智慧、世界級領導人的深邃思考,洞察國際風雲變幻、探求人類進步前途,不斷豐富和發展世界安全問題的求解之道,鮮明地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中國始終主張尊重各國安全與發展訴求,堅持通過經濟交往、政治談判和文明交流等和平方式實現共同安全,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始終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全球安全和經濟治理提供新動能,在氣候、反恐、核安全、外空、極地等領域不斷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理念、中國實踐,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和廣泛認同。許多國家的有識之士表示,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新安全觀,為消弭“和平赤字”、破解“安全困境”提供了根本的理念指引。戰火陰雲籠罩之際,更凸顯新安全觀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最近以來,習近平主席同俄、法、德、美、歐盟等各方領導人通話或會見,為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了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強調“要摒棄冷戰思維,重視和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通過談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要考慮妥善解決全球熱點問題,更要考慮全球穩定和幾十億人民的生產生活”“任何情況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氣,為和平創造空間,為政治解決留有餘地”。客觀公正的中國立場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勸和促談的中國行動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肯定。

  應對全球安全挑戰、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各國必須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舍此別無他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