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仍是跨國公司“避風港”
http://www.CRNTT.com   2022-04-18 09:00:5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近期,國際局勢愈加複雜多變,世界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性。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境外又有論調稱,中國對跨國公司的重要性正在減弱。必須清醒看到,這種三天兩頭的唱衰和質疑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這個客觀事實,也削弱不了中國應對紛繁複雜國內外挑戰的能力與實力。中國依然被跨國公司視為其發展的“避風港”。

  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具有高度確定性,且預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目標為5.5%左右,這一增速目標高於大多數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4萬億元,在這一基礎上增長5.5%,對應的經濟增量,以經濟體算可以排到世界前20位。中國市場蘊含的機遇有多大,相信跨國公司看得十分清楚。

  中國有足夠的政策工具應對國內外各種挑戰。從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全國兩會,中國作出了一系列穩增長部署,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國內外不少分析人士及機構認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但在穩增長政策支持下,經濟將呈現逐季改善態勢。

  在國際局勢加劇動蕩之際,良好的基本面和豐富的政策工具箱,讓中國成為全球投資者的主要“避風港”。英國安本資產管理公司亞洲主權債主管肯尼斯•阿金特威認為,中國是“你能找到的最接近避風港的地方了”。而當美國會議員近日提出英特爾應該撤離中國市場時,英特爾首席執行官蓋爾辛格回答說:“要成為業界領導者,必須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有所布局,對英特爾來說,中國市場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高質量發展催生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跨國公司發展的新動力源。隨著中國推進“雙碳”目標,一個龐大的“綠色市場”正在形成。特別是在業務低碳化正成為全球性潮流的形勢下,中國將給跨國公司實現業務低碳化提供巨大推動力。近來,巴斯夫、博世、施耐德電氣、沙特阿美等知名跨國公司紛紛針對低碳業務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布局力度。隨著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高速發展,該領域也正成為跨國公司爭相投資的熱點。今年前2個月,全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73.8%,凸顯出跨國公司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前景、希望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紅利的意願。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穩定了跨國公司在華發展預期。近期發布的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比2020年版再縮減6項。從2018年12月開始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以來,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已經進行了三次縮減,釋放出中國不斷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明確信號。近來,中國政府還陸續出台一系列穩外資專項政策措施,推動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有力促進了引資規模增長。

  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60%的會員企業表示中國仍然是其全球前三大投資地之一,66%的會員企業計劃在2022年增加在華投資。歐萊雅、默沙東等跨國公司2021年度財報也顯示,在中國市場錄得兩位數的增長。一系列數據表明,國際投資者和跨國公司正用行動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