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形成戰略科學家成長梯隊”。這是極富戰略遠見的重要論述。戰略科學家是關鍵少數,科技革命史表明,正是關鍵少數改變了科學和技術範式,引領了人類的未來。戰略科學家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對於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守望“國之大者”的科學巨擘
所謂戰略科學家,就是能夠提出和解決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科學問題,攻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難關,提出科技未來發展方向、發展思路和發展重點的科學家。如果對應到具體人,就是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袁隆平、華羅庚、陳省身等守望“國之大者”的科學家。
戰略科學家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自我驅動。他們的行為不是由名利這些外力拉動的,而是由內在的價值觀、願景預期和事業使命驅動的,也就是說,他們行為的發起不是出於獲得性的需要,而是出於賦予性的需要,即自我實現和超我實現的需要。北宋思想家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自我驅動的最好寫照。
新中國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一大批戰略科學家回歸祖國,沒有一個是為了個人名利的,驅動他們歸國的動力就是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價值觀,對國家未來發展願景的堅定信心,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強烈使命感,他們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科學和現代技術的奠基人、開創者。
二是獨立思考。這些科學家具有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所承擔的科研項目無論來自政府、企業、人民生活,還是自由選題;所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路線和技術路線,都不是事先給定的、亦步亦趨跟隨別人的,而是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結果,因而能夠超越前人,實現重大原始創新、突破性創新、顛覆性創新,創立新的學科或開辟學科新的成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