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下決心打通能源市場“梗阻”
http://www.CRNTT.com   2022-04-24 08:18:26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指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結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了全國統一能源大市場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凸顯了打通能源市場“梗阻”的決心。

  能源市場化是有效促進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放開能源價格,打破市場壟斷,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已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多年探索創新,我國煤炭價格基本實現市場定價,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有序放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取得關鍵進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多元競爭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

  雖然市場對能源發展的引導作用日益突出,但仍跟不上能源轉型變革的步伐。我國正處在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對能源的需求量還會不斷增長,能源供需矛盾、結構矛盾將長期存在。同時,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對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單純依靠傳統能源格局,難以滿足新時期發展需要。如何在實現低碳發展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命題。解決這一問題,除了依靠技術創新,還需要在能源市場構建上繼續下功夫。

  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有利於打通結構“梗阻”,推動我國從能源大國向能源強國轉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全球第一。在規模上已形成了全球最大能源市場,但體量龐大並不等同於具備相應的規模效應,能源仍是我國供給約束嚴重的領域。突出表現為,價格不能有效調節能源供需矛盾、煤電“頂牛”時有發生、能源用戶對能源產品選擇空間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能源大規模消納難、市場分割和地方保護比較嚴重等。

  去年出現了煤炭供應緊張引發的限電問題,足以說明能源市場大而不強。不同於油氣產品主要依靠進口,我國是煤炭生產大國,從產能和儲量上完全有能力保障煤炭自主供應。這種情況下仍出現市場電煤緊缺,一大原因就是煤炭市場運轉低效不暢。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就是要打破堵點、痛點,促進能源市場要素流通,讓能源大市場真正發揮規模效應,由大向強轉變,有效保障能源安全、抵禦外部斷供風險,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有利於打通區域“梗阻”,讓能源在全國範圍內更高效配置。在中國地圖上,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畫一條直線,就是著名的“胡煥庸線”。在分界線兩端,能源分布西高東低、差距巨大。不同於一般商品,能源資源和用能需求逆向分布的特點,決定了我國能源供應需在全國範圍調動匹配。過去幾十年來,通過“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全力促進能源“大挪移”,但能源局部短缺仍時有發生。隨著對電網性能要求更高的新能源裝機不斷攀升,這種能源供需區域錯配矛盾將更加顯著。

  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要破除能源跨省跨區交易壁壘。當前迫切需要統一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清理各種歧視性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並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能源高效利用,實現能源資源在全國更大範圍內共享互濟和優化配置。

  統一的能源市場有利於打通行業“梗阻”,突破按品種管理能源的思路,真正建立多元供給的現代能源體系。大能源觀下,沒有一種能源可以“包打天下”,能源供給需要堅持類型多元化、供給方式多樣化。過去,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行業一直在各自內部推進改革,自成體系,無法形成相對統一的管理機制,難以形成合力。

  能源市場化改革是解決能源轉型過程中各類主體間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意味著各類能源協同發展,增強聯動、優化組合,實現市場多元動態平衡,更有利於保障能源安全,推進“雙碳”目標實現。

  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能源商品特性複雜,且關係國家安全。要立足國情,充分考慮能源市場化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避免急躁冒進,加大改革成本。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