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應回歸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16:31:08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何瑞恩在“全球亞洲”網站撰文指出,用冷戰類比定性當前美中關係是錯誤的,搞意識形態對抗將削弱美中在應對全球挑戰上的合作前景。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約翰·伊肯伯裡認為,遏制中國將使美國與其夥伴更加分裂,削弱美國自身聲譽,是一種“國家自殘行為”。

  亞太地區不是“角鬥場”。一段時間以來,美國試圖通過強推“印太戰略”,製造地區緊張,挑動對抗對立,引發地區國家廣泛擔憂。防止冷戰思維在地區回潮,拒絕在大國間選邊站隊,是地區國家的普遍願望。“全球所有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和美國建立積極和建設性的關係,”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的這一觀點非常有代表性。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1.35萬億元人民幣,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地區合作的賦能增效作用逐步顯現。事實表明,融入開放合作的潮流,才能為地區和平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副教授澤內爾·加西亞看來,印太地區正為全球經濟提供驅動力,美國的“印太戰略”還依賴幾十年前的假設,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環境。

  隔絕脫鈎不是“可選項”。近日,美國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與中國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的“天地對話”;參加哈佛中國論壇的各界代表共議中美關係前行之道;紀念飛虎隊80周年歷史圖片展幫助年輕一代重溫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儘管美方一些人處心積慮渲染“中國威脅”,但加強交流對話才是民心所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傅立民強調,美中兩國都從過去40多年的交流合作中受益匪淺,為這種合作設置障礙只會造成破壞作用。

  全球領導地位靠的不是贏得所謂大國競爭,而是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