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雙循環”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4-28 08:23:19


 
  大力深化要素市場改革。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深入,亟須針對一些新的市場要素推進標準化和市場化,以更加完備的要素市場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深化土地市場、資本市場等要素市場改革,探索以“土地銀行”建設新型農村要素市場,農民存入土地承包經營權“收息”,實現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探索以市場化手段保護和使用知識產權,開發知識產權交易標準化產品,打通知識產權證券化渠道,支持中介服務機構、科研院所及高校開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讓專注研發的企業與個人真正獲得尊重、得到應有的收益。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交易平台,積極推動交通運輸、氣象減災、海事船舶、檢測認證、國民健康、人才服務等方面政府非涉密數據逐步市場化,暢通新興業態和數字經濟的數據循環。

  依靠開放提供動力,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重構,實現高水平“雙循環”

  文章提出,推動高質量“品牌出海”。中國出口產品與服務的品牌力,與深度參與甚至主導全球價值鏈重構仍有差距。建議引導企業選准合適品類,匯聚資源、聚焦突破,形成龍頭產品的獨特優勢,以點帶面推動企業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引導企業抓住全球產品設計的新趨勢,重視提升產品美學水平,引入現代設計基調,把“中國風”推向全球。引導企業遵循國際創業中的品牌本地化原則,推動母品牌“落地生根”,已實現控股海外品牌的企業則積極建立國內外雙向賦能的“品牌傘”互動機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文化採用不同的品牌策略。推動產業支持政策向“專精特新”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傾斜,打造國際化優勢企業方陣。

  整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推動已控股海外品牌的企業,注重發揮相關品牌在整合當地生產、銷售、服務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持成熟的海外產業鏈供應鏈關係。積極推動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軟件、檢測技術、服務體系、安防系統等生產型服務業“出海”,形成國內外標準一致、接口一致的生產、服務、物流等關鍵系統,讓出海企業和跨境電商提升對上下游的整合與議價能力,強化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性,推動從當前的原材料、零部件供應關係升級成為共同設計、定制生產的關係,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助力出海企業在目標國構建標準化、本地化、數字化、直營化的市場、銷售、售後系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