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期市助力實體企業抗疫保供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15:10:58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海外期貨市場出現極端波動,地緣衝突升級嚴重衝擊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全球及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產業鏈、供應鏈承壓,美聯儲加息及縮表計劃將加快加大力度,全球性高通脹壓力還將延續……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極大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走進期市,運用期貨期權工具管理價格風險。

  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提升

  近日發布的衍聯中國企業避險指數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末,衍聯中國企業避險指數達1349,較上季度末增長了4.74%,較去年第一季度末增長了25.96%;其中,大型企業避險指數為1073,中小型企業避險指數為276,較上季度末分別增長了3.87%和8.24%,反映出中國企業持續高漲的避險意願。

  避險指數排在前五名的行業是電子、基礎化工、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和醫藥生物。相對於上一季度,醫藥生物行業超越有色金屬行業進入前五位。地域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仍然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和福建,其中相對於上一季度,廣東和江蘇數量增加較多,分別增加了15家和13家。

  在期市供給端,政策方面,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保險+期貨”連續七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期貨市場避險作用備受重視。在具體品種方面,原油、菜粕、雞蛋等現有期貨品種在合約設計、最小變動價位等方面陸續進行了優化,以適用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避險需求。

  在企業需求端,2022年第一季度發布套期保值公告的上市公司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家,同比增長了14.1%。從地域來看,廣東的最多,緊隨其後的分別是江蘇和浙江。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黑天鵝”事件及地區衝突升級促使實體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積極進入國內期貨期權市場進行風險對衝,以及加強對原油、貴金屬等品種的資產配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