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數字化課堂 如何給教與學帶來新可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5-04 16:38:39


 

  “我認為慕課最好的一點是把多媒體的優勢最大化。我們可以在聽課時看紀錄片,對知識的理解更多元,信息渠道大大拓展了。”朱沁雯表示,課堂45分鐘的內容實際上很有局限性,要想真正將知識學透,或者深度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就要利用信息化資源獲得更加系統、專業的知識。“把更多知識送到大家手裡,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讓公眾碰得到、夠得著,這是數字化課程平台更大的意義。”

  “相比線下課,線上課程的互動性其實還是有缺失,而且部分習題做起來覺得是重複練習,但為了完成任務必須做,和學生實際掌握程度的貼合性有挺大差距。”廖敏悅說。朱沁雯也觀察到,除了課程練習、評價環節沒能提供個性化、針對性服務外,“打卡”要求也造成了評論區一定的“劃水”現象。“為了獲得討論部分的分數,不少同學在討論區‘刷熱度’。只要發出幾個字,不管有沒有思考,就算‘完成任務’了。這很形式化,對於促進課程內容的認知、消化作用不大。”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雙一流”建設院校將部分網絡課程資源與社會共享,但一些名校專業課的開放程度仍有待提高。“對於自己本專業的課程,有時不滿足於聽老師在課堂上講,就會在慕課平台上找其他學校教師的課程來聽,但頂尖法學專業院校相關課程數量並不多,在排名稍後一點的院校才能找到相關課程。”廖敏悅表示。

  “對於有很強主動學習願望的學生而言,線上課程拓展了學習途徑,線下課程由於時間限制未能展開的內容可以通過線上輔助完成,更有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樹’。此外,網絡課程大多經過精心打磨,邏輯性較強,對於上課時沒跟上、聽不懂的學生,可以及時定位關鍵知識點,查漏補缺、學懂弄清。”華北電力大學教務處處長劉崇茹表示,“線上可以為線下提供有益補充。”

  “但總體上講,線上交流總是沒有線下清晰、愉快。”劉崇茹也表示,教師的肢體語言、動作、表情,與學生的互動,線上都很難充分完成。“此外,部分課程平台存在監管問題,魚龍混雜,學生如果缺乏甄別力,反而可能受到誤導,對專業知識產生誤解。而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學生,還是比較需要線下的統一性和儀式感的。”

  提升交互、拓展場景,未來蘊含更多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