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徐穎 北斗女神 科研科普兩不誤
http://www.CRNTT.com   2022-05-04 19:53:07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據大公報報道,2006年,在導師的帶領下,被譽為“北斗女神”徐穎開始參與北斗二號衛星系統的研究工作。3年後,她博士畢業,進入中科院工作。2015年,32歲的徐穎成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徐穎現在正領導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一支科研團隊研發北斗衛星系統的地面導航增強技術。“北斗”是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國之重器,現正處在建設和應用推廣的階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它是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其他還包括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歐盟的伽利略系統。

  公開演講 聲名鵲起

  在中科院“SELF格致論道”講壇的一次公開演講,讓徐穎聲名鵲起。當時,北斗二號系統已完成,14顆導航衛星網絡建立,並開始為亞太地區提供定位、定時、速度測量和通信等服務。為幫助公眾了解北斗系統及其研發過程,徐穎在她的講座中做了很多有趣的類比。她在演講中,回憶起第一次北斗衛星發射時的緊張時刻,現場工作人員化險為夷,在衛星升空前4分鐘解決突然出現的設備故障;她講述第九顆北斗衛星如何在雷雨夜發射升天,成功避免了與雷電相撞;她還向觀眾列舉導航系統追蹤野生動物,控制森林火災和海上搜救等應用技術。有科普作家表示“她是一位罕見的在科研和科普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輕科學家。” 新華社、人民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