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
http://www.CRNTT.com   2022-05-15 16:14:02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最近一段時間,重慶市城口縣的大巴山中藥研究院院長周益權和研究團隊一直忙於對曲莖石斛種質資源的研究。曲莖石斛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去年7月,中藥研究院調查組在城口縣的大巴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野生曲莖石斛種群。

  “曲莖石斛野生資源非常稀少,種質資源來之不易,我們做基因和種源分析實驗,都是慎之又慎。”周益權說,我們圍繞曲莖石斛生物學特性、種群生態環境、野生資源保護等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目前已經在城口縣建立起人工繁育與仿野生生態種植基地。相信不久的將來,城口縣的曲莖石斛種質資源將會得到良好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不僅僅是曲莖石斛,記者在城口縣大巴山藥穀展示陳列室看到,展廳裡有序存放著包括連翹、獨活、川牛膝、川黨參等400多種野生中藥材標本。據了解,城口縣目前已對100多種野生植物進行了種質資源詳細檢測。

  城口縣地處重慶最北端,當地的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被生物學家稱為“物種寶庫”和“生物資源基因庫”。豐富的物種多樣性賦予了城口縣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

  近年來,城口縣立足資源禀賦和生態優勢,在持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推動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發掘利用。

  在城口縣大巴山深處海拔14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生長著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崖柏。去年9月,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將崖柏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重慶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盧偉說,近年來,城口縣一方面動員各方面力量實施野生崖柏種群就地保護,另一方面開展崖柏的種子繁殖和扡插繁育技術試驗。“目前,崖柏扡插繁育技術取得新進展,崖柏插穗生根率達80%,移栽成活率達95%。”盧偉說,經過多年培育,現在城口的崖柏移栽種植數量已經突破800畝,崖柏的種質危機得到極大緩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