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弘揚黃河文化:激發民族根脈的時代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2-05-18 14:54:52


 

  5月2日,百歲老人、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逝世,老中青各代文博人紛紛發文悼念。甘肅省文物資料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陸傑仁第一時間寫下了《悼謝辰生老》:“情動家鄉老鬆樹,舍身文物七十秋。籲呼力陳保古城,秉筆上書獻良籌……”

  正如陸傑仁詩中所寫,在眾多悼念詩文中,大家無一例外地提到謝辰生的“直言”與“直書”。他以筆為戈,直言上書,一次次力挽文化瑰寶於危難之中,始終作為一位不屈不撓的文物衛士,堅守在文物保護第一線。大家感念老一輩文博人不計個人得失的忘我奉獻精神,同時也在感慨當前“保護第一”等文物保護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過去是文保專家不顧冷嘲熱諷,耐心普及文物保護理念、力陳破壞文物的弊與失。如今,無論是政府規劃、企業開發,還是個人的生產建設,只要涉及文物,都會主動詢問文保部門的意見。正因如此,我們做文物保護工作才更要堅守底線,把保護始終放在第一位,一切不利於保護的事都應讓步。”陸傑仁主持編制了《甘肅省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密切關注著黃河流域的文物保護工作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近幾年,文物保護工作受到高度重視,各地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事業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黃河上游的甘肅,承載著黃河文化底蘊的青城古建築群煥發新彩、古渡古驛得到整體保護,黃河文化更加具象地浸潤著遊客和周邊群眾的心靈;位於甘肅省永靖縣的黃河文化博物館,展覽規劃用心,集中展示黃河形成及黃河上游歷史文化;在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的統籌下,文物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穩步開展,文物保護動態監測和監測預警體系不斷升級,黃河文物受到了制度和人文的雙重關懷。

  在黃河中游的陝西,周原、秦咸陽城、漢長安城、統萬城等遺址,文物上亂刻亂劃的“疤痕”得到“治療”,古建築受到科學“保養”;石峁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等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中走進全球視野,展現中華文明魅力。這座遍地寶藏的“天然歷史博物館”,正以嶄新面貌詮釋著黃河文化保護工作帶來的顯著成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