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用好“工具箱”確保煤炭保供穩價
http://www.CRNTT.com   2022-05-30 09:06:29


  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隨著穩經濟一攬子舉措再加碼,各地經濟恢復步伐加快,煤炭需求也逐步回升。再加上夏季用電高峰的臨近,電力供應特別是占全社會發電量約六成的煤電生產,再次引發社會各方的關注。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因“煤荒”導致的局部地區“拉閘限電”現象,一直牽動著市場神經。雖經多方努力,煤炭供應不足、煤價持續飈升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俄烏衝突升級、新冠肺炎疫情多點反覆等超預期因素的出現,給持續波動中的煤炭市場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煤炭是重要的基礎能源,事關經濟平穩運行和群眾生產生活。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以煤炭為“錨”,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成為當前我國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保供方面,今年以來,全國煤炭產量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1月至4月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0.5%,其中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四省份合計占比80.9%。不過,與持續增長的煤炭需求相比,當前我國煤炭供給瓶頸仍然存在。按照計劃,今年全國將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要保能源安全。落實地方煤炭產量責任,調整煤礦核增產能政策,加快辦理保供煤礦手續。目前,產煤省份在開足馬力抓生產的同時,新增產能釋放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我國調整了從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的煤炭進口關稅,將此前3%至6%不等的最惠國稅率統一調整為零,此舉有望促進南方及沿海地區加大煤炭進口力度,進一步提升煤炭資源的配置效率。

  穩價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先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和《關於明確煤炭領域經營者哄抬價格行為的公告》兩份文件,前者提出了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後者明確了煤炭領域哄抬價格行為的具體認定標準,為相關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提供了明確指引。從市場反饋看,這兩份文件著力構建煤價預期引導和調控監管的閉環機制,為提高煤炭長協兌現率、確保煤價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有度的支撐,也有助於增強我國煤炭市場供給的安全性、可靠性。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要進一步保障煤炭供需穩定和能源安全,提升煤炭儲備能力,增強中國煤炭自主供給能力,在碳達峰碳中和總體要求下,促進煤炭行業向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加速轉型。

  實現上述目標,從短期看,要繼續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通過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通過穩煤價來穩電價、繼而穩定整體用能成本;從長遠看,以煤為主仍將是我國能源消費的基本國情,要不斷創新調控方式手段,不斷豐富工具箱政策儲備,確保在關鍵時期能夠“糧草充足”,真正發揮其保供穩價的“壓艙石”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積極應對煤價飈升、煤電企業大幅虧損等問題挑戰中,有關部門對於如何通過市場手段優化煤炭價格形成機制、促進煤炭產銷供給動態平衡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於如何利用政策工具加強對煤炭市場監管引導等方面,也更加游刃有餘。下一步,要繼續凝聚各方共識、形成合力,加快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讓煤炭利用變得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顧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