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應對糧食危機,須回歸多邊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22-06-04 19:54:41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據人民網報導,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發出警告,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多達17億人正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系統的破壞之下,導致貧困和饑餓問題的惡化。該機構近日預測,由於俄烏衝突,全球嚴重饑餓人口數量將從2.76億增至3.23億。

  自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自然災害、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全球面臨嚴峻的糧食安全及短缺挑戰。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從2020年中期開始,由於抗疫封控措施、各大央行創紀錄的貨幣發行活動、能源價格上漲及自然因素,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類別的食品價格長期直線上漲。

  今年2月以來,隨著俄烏衝突持續發酵,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極限制裁,全球穀物、食用油、化肥和能源價格全面飈升,全球糧食危機雪上加霜。數據顯示,作為全球重要的糧食生產和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量合計約占全球出口量的1/3,玉米出口量約占20%。此外,俄羅斯還是全球主要化肥生產國。而在俄烏衝突導致兩國糧食生產供應鏈和物流中斷的現實情況下,美國等西方國家在金融、航運等領域層層加碼對俄制裁,對俄出口實施封鎖,不僅進一步提高俄羅斯國內農業生產成本,更對全球食品生產和供應構成重大威脅,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德國援助機構“世界饑餓援助組織”秘書長馬蒂亞斯·莫格曾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呼籲,著眼於當前人道主義局勢,必須與俄羅斯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把俄羅斯排除在二十國集團以外可能拖累應對全球糧食危機的努力。十餘家國際援助和慈善類組織也警告稱,受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西非地區正面臨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然而,美國等西方國家非但沒有採取切實措施化解俄烏衝突,反而不斷“拱火”,導致緊張局勢始終無法得到緩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在一場關於全球糧食安全的部長級會議上表示,當前全球饑餓水平處於新高。超過50萬人生活在饑荒之中,這個數字自2016年以來增加了超過500%。廣大發展中國家遭受的衝擊尤為劇烈。而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多國,同樣難逃糧食危機的席捲。歐洲央行評估認為,預計2022年全年食品價格將保持高位。如果衝突繼續,對於歐洲來說,米珠薪桂將不是危言聳聽。

  近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包括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在內的國際社會,將維護全球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並支持多邊努力,為這場危機找到負擔得起的解決方案,並強調了保持貿易渠道和市場開放以及消除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時代,糧食危機不分國界,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國際社會祗有全面審視糧食安全問題,加強協調行動,及時疏通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的“堵點”和“斷點”,才能更好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美國等西方國家應盡快取消對糧食生產和出口的單邊限制,讓糧食生產和供應穩定暢通起來,並在資金、技術、市場、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幫助,為構建高效、開放、公平的全球糧食供應體系發揮應有作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