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操縱糧價“零容忍”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08:28:21


  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近段時間,因小麥價格高位波動頻繁,一些投機商意欲通過囤積糧食、操縱糧食價格等行為攪動糧食市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近日發布《關於做好2022年糧油收購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嚴肅查處糧食收購壟斷或者操縱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釋放出“零容忍”“強監管”的鮮明信號,這對於維護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劉慧評論文章表示,當下,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全球糧食資本化趨勢日益明顯,投機資本炒作對當前全球糧價上漲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為人口大國和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糧食市場已成為一些投機資本追逐的熱點,大量資本進入糧食市場,不停炒作糧價,放大供需缺口,擾亂市場秩序,導致糧價異常波動。今年新麥上市之前出現的跨區收割機短缺等現象背後,不排除有投機資本通過炒作推高小麥價格的因素。

  伴隨近兩年的疫情持續、極端天氣頻發、俄烏衝突等“黑天鵝”事件,國際資本借機瘋狂炒作糧價的話題,導致全球糧食市場持續動蕩,國際糧價持續走高。其中,投機資本借俄烏衝突炒作糧食供需短缺、烏克蘭小麥減產以及印度禁止小麥出口等話題,惡化市場預期,製造全球糧食市場恐慌情緒,導致全球玉米、小麥、食用油價格飈升,現在已經延伸至大米。與玉米、小麥價格大幅上漲相比,全球大米價格一直保持穩定,被認為是防止世界糧食危機惡化的主要糧食。但近期也有媒體報導,印度、越南、泰國等國有意禁止大米出口。這幾個國家是全球重要的大米出口國,如果其禁止大米出口,那麼可能引發全球大米價格震蕩。

  文章分析,投機炒作糧價是國際投機資本獲取暴利的重要手段。四大跨國糧商控制著全球80%的糧食交易,通過控制種子、化肥、糧源操縱全球糧食價格。當前全球糧食價格飛漲,一些國家買不到或者買不起糧食,一些國家因為糧食進口成本大幅增加而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但四大跨國糧商卻通過糧價上漲收割全球財富,獲取巨額暴利。

  供需缺口是投機資本炒作糧價的基礎。中國是小麥生產大國,近年來隨著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小麥連年豐收,庫存充足,自給率達到100%,實現了口糧絕對安全,少量進口主要是用來調劑餘缺。從常規來看,國內小麥價格沒有炒作的基礎,但糧食品種之間具有替代性,在比價關係合理的情況下,小麥可以替代玉米做飼料。近年來在中國玉米產需缺口較大,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大量小麥替代玉米做飼料,今年玉米供需緊張問題得到緩解,小麥替代性減弱。今年,全球小麥價格高位波動,國內市場預期較強,小麥價格自然就成為投機資本炒作的對象。

  文章指出,糧食市場平穩運行關乎糧食安全,關乎物價穩定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必須加強市場預期管理,採取有效措施嚴防投機資本炒作糧食價格。要嚴格落實《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要求,做好糧食收購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操縱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讓惡意囤糧者有所忌憚。要加強境外資金監管,警惕國際投機資本借機炒作糧價。要強化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統籌做好夏糧收購和生產、加工、儲備、銷售等各環節工作,形成糧食市場保供穩市合力。更為重要的是,要保持糧食安全戰略定力,做好夏收、夏管、夏播工作,全力奪取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