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協調增進各項權利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6-10 08:46:38


 

  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1年9月,《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21—2025年)》發布實施。其中,“環境權利”獨立成章,這是中國連續12年將“環境權利”納入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從減污降碳到推動綠色發展,從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到全方位構建生態文明體系……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環境權利”的保護,已成為中國人權發展進步的一個顯著特點。

  遠山濕地,廊橋白鷺,初夏的陽光灑在清澈的萍水河上,泛起粼粼波光。走進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江口村,一派水鄉風景。萍水河橫穿萍鄉市中心城區,河道流經江口村3公里,以前村裡的生活污水大多流入河中,長期是劣Ⅴ類水質。“那時,看著臭水河,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江口村黨支部書記楊文群感嘆,“為了讓村民能擁有宜居的環境,治污難度再大也要做!”

  2018年起,江口村利用河道形似“鸕鷀嘴”的特點,建設“鸕鷀煙雨”生態景區,整合了各方面近10億元資金進行萍水河流域綜合治理。新建生活污水處理站,推廣種植本地“海綿植物”,推動生態環境監察、防汛水位監測、河堤安全巡查和環境衛生管理等工作常態化、日常化。河道變清了、村莊變美了,來的遊客逐漸多了起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

  看到來村裡采風寫生的藝術家們,村民陳雲發也拿起畫筆,跟著學起了油畫:“我喜歡畫我們村,我們就像生活在畫裡。”在田埂上、小河邊、樹林裡,常能看到他創作或采風的身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綠色發展,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增至84.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