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經濟“滯脹”風險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6-10 14:52:23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世界銀行日前下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2.9%,並警示“滯脹”風險。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受俄烏衝突、新冠疫情持續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將在未來數年面臨高通脹、低增長困境。

  世行7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由於俄烏衝突加劇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而在4月份,世行已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份的4.1%下調至3.2%。

  報告指出,俄烏衝突造成地區經濟增長嚴重放緩,帶來相當大的全球負面溢出效應,放大了供應鏈瓶頸、通脹飈升等疫情帶來的問題。在食品和能源價格大漲、需求反彈、供應鏈瓶頸持續的背景下,市場預計全球通脹將在2022年年中見頂,但仍保持高位。到2023年年中,全球通脹率預計將降至3%,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高出約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今年年初以來,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大幅下滑。世行預計,全球增長率將從2021年的5.7%大幅放緩至今年的2.9%,2023年至2024年增長率也將徘徊在3%左右。未來數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保持在2010年至2020年平均水平以下。全球經濟可能進入一個長期增長疲弱、通脹高企的時期,“滯脹”風險上升。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訴新華社記者,目前有兩個因素使全球經濟前景變得暗淡。一是各央行都在收緊貨幣政策,以控制高通脹。二是多個薄弱環節導致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隨著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及拜登政府財政政策作用消退,美國經濟正在放緩;俄烏衝突背景下,歐洲經濟受到能源價格衝擊;由於石油和糧食價格飈升,一些新興經濟體似乎處於債務違約邊緣。

  拉赫曼認為,俄烏衝突繼續推高石油和糧食價格,加上疫情下全球供應鏈脆弱,全球經濟“很可能”出現滯脹。在更糟糕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全球經濟衰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