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明日報:加快推進“適老化”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22-06-11 14:42:40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很多老年人的網癮是一種補償行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網癮問題及其所引發的健康危害,必須明確和強化各相關主體的責任和義務、功能和定位,切實關注老年人借助網絡試圖填補的真正需求,釐清老年人網癮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和危害,提出針對性的防治策略,構建和推動“政府、社會、企業、家庭等各方主體齊抓共管、協同治理的老年人網癮防治體系”。

  從政府和社會層面來說,要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的“適老化”,同時構築起老年人的網絡安全壁壘。在網絡參與的過程中,老年人網絡安全知識較為有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常常成為網絡詐騙、謠言、偽科學等網絡信息的受害者。因此,國家應當制定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網絡安全保護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針對老年人的網絡犯罪行為,加大對網絡平台的綜合治理力度。除了重視網絡建設之外,政府和社會更要關注老年人的核心需求,為積極老齡化提供實實在在的制度和設施保障。如,增設城市客廳、公園等適宜老年人休閑娛樂、健身交友的場所;以社區為單位組織老年大學、志願團隊,為老年人實現社會價值提供渠道,當有更多豐富精神文化世界的活動可供選擇時,網絡的誘惑力自然也會下降。

  一些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經常曝光虛假信息,製造恐慌焦慮,因此社會需要開展輿情引導,促進和幫助老年人學習如何正確上網、甄別虛假信息。社區、圖書館、高校、老年大學、老年協會、養老機構和各種社會公益組織應通過組織講座、公益培訓、技術咨詢等形式幫助老年人掌握互聯網知識、技能以及各種網絡風險防範辦法。

  互聯網企業和軟件公司應當提高社會責任感,對自己的App和網頁內容進行“適老化”改造,推出一些老年人友好型且容錯性良好的界面,方便老年人使用。同時可以借鑒一些遊戲公司針對青少年的網絡沉迷預防系統,幫助老年人養成適度使用網絡的行為習慣,或者通過彈窗、音樂等方式提醒老年人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此外,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流和參差不齊的網絡產品,老年人往往缺乏甄別能力,因此互聯網企業要嚴格審核自己的產品內容,打擊騙取流量、造謠虛假、反科學的網絡信息,如偽科學的養生文章、惡意剪輯的短視頻等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