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十年來,我國腸道類傳染病報告下降近七成
http://www.CRNTT.com   2022-06-20 09:07:02


(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從2012到2021年,我國傳染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雷正龍介紹,在監測能力不斷加強的情況下,2021年27種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總報告數相比2012年下降了19.3%,如2021年腸道傳染病報告的發病率為7.42/10萬,較2012年下降67.9%。

  6月1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的進展與成效。十年中,全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從診斷到報告的時間間隔縮減到4小時;十年中,我國成功研製全球首個艾滋病長效治療藥品和首個艾滋病尿液自我檢測試劑;十年中,我國艾滋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的水平、世衛組織認證我國已消除瘧疾……

  自主研發新藥讓治愈成為可能

  “隨著抗乙肝病毒和抗丙肝病毒治療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新的有效治療藥物出現,丙肝已經成為可以治愈的病毒性疾病。”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表示,乙肝抗病毒治療效果也得到顯著改善,新的治療手段和藥物較好解決了乙肝耐藥問題。

  據介紹,為了降低由慢性乙肝和丙肝感染所感染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危害,國家衛健委會同有關部門正加快新型抗病毒治療藥物的研發、註冊、上市、價格談判等工作,很多新藥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藥品目錄。

  艾滋病用藥方面,我國成功研製全球首個艾滋病長效藥物和首個艾滋病尿液自我檢測試劑。前者用藥頻次少,顯著提升艾滋病影響人群的生活質量;後者具有檢測便利性,助力艾滋病檢測人數次數的增加。

  馮子健表示,十年來,沒有新藥可用、藥品價格昂貴的局面得到徹底改變,藥物可及性、可負擔性得到了極大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