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陳瑤:打造更多農產品“金字招牌”
http://www.CRNTT.com   2022-06-20 09:26:25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產地是農產品的天然品牌,在信息時代把產地品牌發揚光大可以直接造福農民,為鄉村帶來發展新機遇。

  如今,電商和物流已經走進了廣大農村。各種形式的農村電商擴大了農產品的銷路,並通過收集反饋銷量、評價等信息,為生產提供重要參考。不過,賣出農產品只是第一步,要想賣得好、賺得多,還需要進行品牌的培育和維護。深入推進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就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通過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得到支持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可以有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形成一批地理標誌農產品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振興的樣板。打造農產品品牌,重點就是要聚焦特色資源發掘、特色產業發展和農耕文化發揚,將產地特點、歷史文化、民俗故事等與產品的介紹相結合,將產地信息與農產品綁定關聯,保持自身產品特色。同時,要努力構建地標農產品質量控制機制,做大做強品牌,提升地標農產品差異化和競爭力,形成特色農產品闖市場的“金字招牌”。

  此外,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需要經過種植、采摘、分揀、質檢、運輸、儲存、配送等多個環節,背後考驗的是整條供應鏈的實力和能力。目前,互聯網+農產品銷售的形式蓬勃發展,農超對接+互聯網、農商對接+互聯網等模式有效縮短了流通環節,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整合和新業態湧現,使得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加豐富多元,效率提升的同時給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和新鮮。因此,要通過集約化、品牌化、數字化,使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農村電商的經營走上高質量發展路線。同時,用好地標名片,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形象的新亮點,以促進農產品質量優化,實現地標富農,真正激活農村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陳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