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信用卡“跑馬圈地”行不通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7-18 08:09:11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逛個商場卻被追著辦信用卡,這是很多人的實際體驗。不過,這一現象有望終結。近日,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其中,就對信用卡發卡管理、信用卡息費亂象等業務作出了明確監管要求。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但部分銀行信用卡業務經營理念粗放、風險管控不到位,也導致這一領域問題重重。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4968件,環比增長1.3%,占投訴總量的49.6%。這次《通知》突出強調了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是符合消費者期待的必要之舉。同時,也標誌著信用卡業務告別“跑馬圈地”,從過去粗放式擴張到精細化運營實施轉變。在筆者看來,新規主要有三大亮點:

  一是規範了濫發卡行為。此前,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許多銀行以發卡量、客戶量等指標作為考核標準,發動員工花式“地推”,滋生過度辦卡、過度授信等問題。而許多消費者僅僅是為了拿禮品,辦卡之後沉入“睡眠狀態”,客觀上也造成了資源浪費。新規明確不得採用發卡數量作為考核指標,而且規定了睡眠信用卡率,釋放了明確的導向作用:祗有不斷提升自身精細化經營能力,將信用卡發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才能回歸本源,為客戶創造價值。

  二是有利於規範息費收取。明明宣傳的是“零利率”“免息”,卻以手續費名義變相收取利息;號稱“手續費比例不隨分期期數的增長而提高”,實際上是誘導消費者過度使用分期增加客戶息費等……信用卡息費計算就應該簡單明了,不繞圈子、不搞花拳綉腿,新規明確要求合理確定信用卡息費水平,統一採用利息形式展示資金使用成本等,可以說瞄准了消費者的痛點,有利於充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是將試點線上業務。近年來,我國湧現了一些互聯網消費信貸產品,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出現一些誘導超前消費、引發過度負債等不規範現象,但通過採用“科技+金融”的方式,客觀上也引導著客戶金融消費習慣發生變化。這啟示信用卡也要順勢而為,特別是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大力推進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也能在保持便捷安全的前提下,不斷豐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多舉措助力擴內需促消費。

  對信用卡的種種亂象重拳出擊,實際上是在提醒各大銀行,靠追求辦卡的數量來謀求發展是短視行為,只會造成惡意競爭,擾亂市場。祗有合法合規嚴格發卡用卡,提升服務水平,加強風險管理,才能實現消費者便利用卡與銀行業務增長的雙贏。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王慶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