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鞏固來之不易的復甦勢頭
http://www.CRNTT.com   2022-07-19 08:30:40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從小微企業運行指數上半年走勢看,小微企業運行狀況從4月份觸底後開始出現回轉,相關扶持政策效果顯現。鑒於小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未來仍將面臨的多重壓力,需要進一步完善小微企業扶持政策體系,加大支持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復甦勢頭。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項安波文章提出,一是處理涉企四對關係要注重激勵兼容、提倡協商原則。在處理政企、勞資、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核心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關係時,要強調相關機制設計的激勵兼容性,避免後續執行難、落實難。各地出台中小微企業稅費減免政策時,要基於財政承受能力量力而行。為此,政企合作要強調共渡難關,更多採用緩繳或階段性減免社保、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延期繳納稅款、以所得稅抵扣方式鼓勵社會捐贈等更可持續的政策。同時,加大專項資金和政府採購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利用消費券等方式從需求側拉動供給側復甦。勞資之間、產融之間、企業之間提倡協商原則,鼓勵風險和虧損分擔、利潤分享。穩崗保就業政策,可鼓勵小微企業與員工協商特殊時期的工作方式和薪酬,允許在防疫期間探索實施靈活用工方式。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降低貸款利率,也要據此相應調整銀行機構的考核標準,如落實盡職免責條款、調整受疫情衝擊較大行業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等。企業之間鼓勵抱團取暖、優勢互補,提倡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促進供需匹配、合作共贏。

  二是利用數字化幫助小微企業應對疫情衝擊、促進轉型升級。數字化是助力小微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疫情影響企業供需兩端,但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正在催生一批“微型跨國企業”,助推小微企業在後疫情時期復甦與重振。工業互聯網等平台為中國小微企業特別是製造業小微企業提供了新型的輕量化發展模式。就政策而言,可以完善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多方協同參與的數字化發展機制,通過規範的金融和市場支持措施以及激勵兼容的機制設計,依托平台賦能,促進區域內製造業資源互聯互通。就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平台企業而言,既要避免因缺乏應用場景而變成僅供展示的展台,又要爭取盡快達到平台經濟用戶規模的關鍵“引燃點”。這需要平台企業主動賦能,吸引和支持大量小微企業參與。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調整利益關係、改善交易結構,完善標準制定和規則設計,形成平台企業帶動小微企業發展,小微企業為平台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

  三是注重通過供應鏈體系促進大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但在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俄烏衝突等多重衝擊下,過去相對比較穩健的製造業供應鏈體系也面臨一些新風險。為避免供應鏈中斷及可能的連鎖反應加劇需求收縮,建議重視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穩定供應鏈體系,從而間接支持大量配套中小微企業。政府應支持和引導供應鏈核心企業調整交易結構和利益關係,設計特殊時期的利潤分享、虧損分擔等應急機制,保持供應鏈體系的魯棒性、穩健性和國際競爭力。針對部分跨國公司在華業務布局調整、結構優化以及可能的核心業務轉移,加大跟蹤研判和預案準備。重點是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投資吸引力、增強跨國公司根植性,挽留供應鏈核心企業,避免與可能的國際產能替代和產業外遷產生叠加效應,因為這不僅影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的地位,還關係到萬千小微企業的生存。

  四是促進惠企政策及時完善和落實。疫情發生以來,各級、各地政府出台了大量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其中多數以短期應急政策為主。可利用相關政策迭代的契機,回顧評估並及時完善已出台的面向小微企業的惠企政策。一般而言,短期應急政策關鍵在及時落實到位、快速執行。因此,儘管針對疫情等特殊時期、特殊情形實行特殊處理,但也要強化事中監管、事後評估,針對惠企政策執行情況做好各項政策落實的跟蹤審計,實施環節動態管理,提高政策執行實效。此外,繼續實施和完善清理拖欠賬款、減稅降費、減負、數字化賦能、管理能力提升、國際化發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等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行動;開展專項督察,督促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推動落實紓困惠企政策。

  五是完善中小企業促進法,聚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在中國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法規體系中,中小企業促進法具有無法替代的基礎性地位。近年來,中國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相關部門以此為依據,不斷完善法律政策體系、提升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實施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了中小微企業發展。從長遠看,還需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促進法,更加突出強調小微企業地位。由於中國中小企業標準跨度大、中小企業差別大,中小企業促進法可以更精準聚焦於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