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向培育創新集群持續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3:44:39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網評:向培育創新集群持續發力

  來源:光明網   作者:譚笑(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使其成為原始創新和重大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的源頭,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基礎平台,是“十四五”時期的戰略舉措。目前,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北京懷柔、廣東深圳四地已先後被批准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從國家層面依據城市已有人才、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布局大型科學研發中心,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首先,人類社會生活前所未有地依賴和期待科技創新。人類花了200萬年發展到10億人口,然而從10億到20億卻只用了120年,繼而到30億只用了35年時間,後續突破時間越來越短。這些數據說明社會和經濟生活正以指數級速度不斷擴張,因為與人口增長直接匹配的是人類所需的食物、能源、教育等方面的超線性增長。在每一次突破中,支撐開放式指數級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就是科技創新。從歷史的統計規律看,整個人類的創新周期在不斷加速,突破性的成果越來越快地誕生並改變世界。一方面,世界整體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另一方面,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氣候問題、能源危機等都需要從創新中找到解決方案。因此,科技創新成為每個大國的中心發展議題。

  其次,全球科技競爭前移到基礎科學領域。近幾年來,“卡脖子”技術成為社會的熱議話題,並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科技創新上的緊迫感。然而“卡脖子”技術只是一系列深層問題所折射出的現象,技術研發難題反映的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差距。創新周期加速,意味著範式轉移也在加速。下一個顛覆性技術和產業突破具體在哪個領域發生、何時發生,這些問題的不確定性隨之增加。這使得科技競爭更加白熱化,但同時也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遇。把握先機的要領在於基礎科學上的發力,知識上游的優勢地位才能水到渠成地引發技術端的勃勃生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著力點正是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開辟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展新方法,從而爭取由我們來引領下一波技術和產業的新浪潮。

  再次,科學技術研發的面貌也有了新的特徵,需要國家層面集中謀劃。20世紀下半葉開始,現代科學基本進入了大科學時代。“大”在於難題的攻克需要更廣泛的合作,科學研究所依賴的儀器裝置也需要巨額投資。科技前沿的研究對象已經遠遠超出常規尺度和環境,需要更大型的科學裝置來向微觀和宇觀層面深入發展、人工模擬更極端的環境。北京懷柔科學中心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就是實現這些功能的“大國重器”。大型科學裝置雖然旨在解決基礎研究問題,但由於其設計、建造眾多環節中都需要攻克技術難關,通常帶來大量技術溢出現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