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997年,韓國瀕臨“國家破產”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4:34:05


 
  捐出227噸黃金

  有分析稱,韓國經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根本原因在於該國特殊的產業結構,也就是所謂的“成也大企業敗也大企業”。在樸正熙當政期間,為了快速實現工業化和提高韓國產業競爭力,有意識扶持一批大企業搞出口帶動型經濟發展模式,三星、現代、LG、大宇等集團不斷發展壯大。在政府的主導和默許下,韓國大企業和銀行機構相互“合作”,集中大量資源和資金進行投資,並實現壟斷性增長。

  上世紀90年代,韓國進行了金融市場化改革,政府對經濟和金融的調控力開始減弱,加之現代金融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建立,這導致韓國大企業為了搶占市場瘋狂舉債。由於韓國體制的特殊性,很大部分銀行貸款實際上是以政府名義從別國借來的外債。這就導致那些中小企業一旦經營不善、宣告破產,很大程度要由政府來承擔。1997年10月初,韓國的外匯儲備總額約300億美元,卻背著高達1100多億美元的外債。

  隨著亞洲金融危機已經在部分國家爆發,韓國的對外出口出現下滑。隨著外資被不斷抽出,韓國可用外匯儲備不斷下降,甚至到無匯可用的地步。特別是標普把韓國國家信用等級從AA級下調到A+級後,韓國的金融狀況讓已經在東南亞屢屢得手的索羅斯等人看到機會。索羅斯先是把提前融來的大量股票全部拋空,等到股價跌無可跌後再大量買回,從中賺取巨額差價。一番操作之後,他帶著巨額差價一走了之,只給韓國留下了一地雞毛。極短時間內,韓國股市暴跌70%,韓元貶值約2/3。

  韓國民眾也曾想自救,但不知從何入手,不知是誰先發出了號召,人們之間突然開始流傳:“把金子交給政府,我們自己拯救自己”。於是,全國掀起了捐金熱潮。每家每戶不計較得失,無論是祖傳的金首飾,還是壓箱底的金子,統統無私捐獻給政府。據說當時有超過350萬韓國民眾自願拿出了自己的黃金首飾和金條等,向政府捐出227噸黃金,要與國家共克時艱。但是韓國民眾的金子並沒有兌換太多的美元,根本撐不過這一場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