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盡快建立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門協調機制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11:01:06


 
  據胡建信介紹,從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出發,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立法管控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環境風險。1992年巴西里約環境與發展大會《21世紀議程》明確了降低化學品相關全球環境風險計劃,隨後全球逐步採取行動並管控了一些具有遠距離遷移性並可能對全球造成環境和健康危害的新污染物。2015年聯合國達成的17項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目標3、6和12均涉及新污染物治理,如到2030年,大幅減少有毒有害化學品及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導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數等。

  中國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國是化學品生產和出口大國。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全球化學品展望》,2017年中國化學品銷售額占全球37.2%,預計2030年達到全球50%。

  此外,對於《斯德哥爾摩公約》新增列和正在開展評估的化學品,如短鏈氯化石蠟、十溴二苯醚、得克隆、毒死蜱、紫外線吸收劑(UV-328)等,中國是主要的生產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周竹葉對此很有發言權。據他介紹,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使用國,也是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供應國,在產在用的化學物質超過5萬種。

  周竹葉說,近年來,我國對化學物質生產、使用的管理要求逐漸加強,尤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制度。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技術水平提高和管理能力進步,石化化工行業對化學物質的環境和健康風險認識也不斷提升。“但總體來看,我國尚未開展針對在產在用化學物質的系統調查、環境風險評估和管控,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進入環境後帶來的新污染物問題日漸受到關注,離實現綠色化工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周竹葉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