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約染指亞太:為安全還是為霸權?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18:00:33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據光明網報道,上月末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的北約峰會啓動了北約的又一次“東擴”,將更多歐洲國家綁上美國戰車。引人矚目的是,峰會邀請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亞太地區國家領導人以“合作夥伴國”身份參會,同時峰會首次將中國寫入新“戰略概念”文件,大肆歪曲中國內外政策,聲稱中國對北約的“安全、利益和價值觀”構成系統性挑戰,文件中充斥著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

  近年來,北約頻繁染指亞太,亦步亦趨地追隨美國開啓轉向太平洋的戰略。比如此前韓國國情院就已宣布加入北約下屬的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CCDCOE),與該組織其他成員共同加強網絡防禦領域的能力,進行合作和情報共享。北約及其“盟主”美國近年在亞太地區的一系列行為試圖把歐洲集團對抗的套路複制到亞太,通過塑造對手、拉幫結派、制造焦慮、深化矛盾的方式擾亂地區局勢,增加地區安全風險。

  美國在這一輪北約“東擴”中扮演核心角色,主要在於美國自身的戰略“焦慮”。在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2022年度國防戰略報告中,再次將中國稱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而在美國維系霸權的工具箱中,北約是其中的關鍵武器。受美國推動,北約與亞太國家的聯系加深了世界範圍內的對抗氛圍,使得各國面臨的安全危機被刻意放大。一系列擴張行為的背後,有兩個原因起到關鍵作用。

  一是美國將亞歐不同區域的安全問題強行掛鈎,挑撥北約其他國家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關系,對華定位偏離事實。美國顛倒黑白,肆意攻擊抹黑中國,不斷向國際社會兜售“中國威脅論”,通過販賣焦慮凝聚共識,讓北約成為實現霸權戰略的幫凶和侵略工具。歐洲因此也受美國壓力和自身政治因素考慮對中國愈加防範,大談“中國威脅”成為北約國家安全議題的“政治正確”,對中國的許多政策妄加猜測,制造并散布涉華謊言,極力渲染“中國挑戰”,就好像遠在亞太的中國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北約國家的整體安全形勢。

  比如美國大肆渲染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殖民主義”,無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攻擊中國在吉布提的第一個解放軍保障基地威脅地區安全,卻罔顧美自身在全球有三百多個海外軍事基地的事實。與此同時,美國正在北約內部進行廣泛的戰略動員,進一步導致對華定位嚴重偏離事實。<nextpage>

  二是美國依然停留在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中,希望將中國樹立成為北約國家共同的“新對手”,到處拉幫結派遏制打壓中國。北約因冷戰而生,天然需要塑造一個強大的外部對手來凝聚共識。美國過去四十年的對華政策基調被稱為接觸政策,而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政治、經貿以及文化教育領域的合作將中國轉變為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下的重要成員。但中國的逐步崛起讓越來越多的美國戰略家和政客感到焦慮。202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公開否定美國對華接觸政策,認為其徹底失敗,并將中國稱為對美國的系統性挑戰,之後越來越多的美國學者和政客開始支持對華方面的對抗政策。但不管是原來的接觸政策,還是現在的對抗政策,美國的目的都沒有改變,即通過“同化對手”“打壓對手”的方式,來穩固美國的霸權地位。

  深深埋藏在美國心中的冷戰思維也導致美國在看待中國時戴上了意識形態偏見的有色眼鏡,認為中國在意識形態、制度、安全、經濟等方面對美國及自由主義國家發起挑戰。因此拜登一上台便高舉“自由”“民主”大旗,從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角度出發拉攏歐洲盟友,刻意渲染“中國威脅”,制造矛盾。

  在美國的推動下,北約已然淪為美國維系霸權的工具,美國心病在哪里,北約的戰略目標就指向哪里。北約從建立伊始就是以美國為主導、以歐洲國家為附庸、以對抗為目標的軍事聯盟,美國之所以對北約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其在北約國家的駐軍是一大重要原因。冷戰期間,北約是美國對歐洲國家的安全承諾;冷戰結束後的三十餘年間,北約一次又一次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肆意對多個主權國家發動戰爭。因此,美國對於北約的主導地位,使得北約逐漸成為美國維護自身利益和霸權地位的工具。近年來美國逐漸從中東抽身,把重心調整到亞太地區,并開始圍繞著中國做文章,於是相應地希望將北約的戰略目標也向亞太方向“東擴”,與美國在亞太區域的盟友一道威懾中國。美國的做法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其他國家身上,盡顯霸權主義本質,嚴重地威脅到了亞太地區的安全和穩定。<nextpage>

  而北約頻繁對外輸出安全危機、搞小圈子對抗的行為,也在加劇聯盟內部分化的風險。北約為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不斷東擴,釀成烏克蘭危機的苦果,給歐洲和全球和平發展造成嚴重衝擊。而北約新一輪的擴張,將進一步加劇與俄羅斯的對立,減小“緩衝區”,加速歐洲的政治與安全分裂,增大地區安全風險。幾十年來,北約已從最初的12國擴張到目前的32個成員,各國由於國家利益和面臨的安全風險的不同,很難完全達成一致,無形中增加了其內部分化的風險。美國強硬將北約成員國捆綁在一起來對抗中國,在對華問題上,無論是在G7還是北約內部,成員國仍然存在分歧。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曾指出,北約提出的對華議題太空泛,實際遠比這些議題複雜,涉及經濟、技術、價值觀、戰略,將精力放在對付中國上,會導致成員國內部出現裂痕,因為中國既是競爭對手,也是一個在全球問題上可以合作的大國。

  冷戰劇本早已過時,決不能在亞太地區重演,中國要高度警惕北約企圖染指亞太的行為,奉勸北約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過時理念。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正能量。中國提出并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國際社會解決和平發展等重大問題提供了大量公共產品。安全問題只能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一味強調權力和競爭,靠著結盟和搞小圈子的方式解決安全問題,只會加深安全危機,增加軍事衝突的風險,唯有合作才是解決安全問題的唯一方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