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著力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22-07-24 09:02:55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城鎮化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縣城以及縣域的經濟發展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近日印發,要求“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縣城發展質量”,強調了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也對盡快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充分認識縣域經濟重要地位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呂風勇執筆文章表示,隨著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各地已經逐步認識到縣域經濟承上啟下的關鍵地位及其在促發展、保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突出區域特色,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成績。但從總體上看,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基礎依然較為薄弱、發展水平還不夠高、競爭力還不夠強。

  除了少數東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周邊的縣域,中國大多數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產業發展不充分、增長動能不足。《中國縣域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0年,1760個樣本縣域的GDP名義年增速為5.5%,較全國低2.5個百分點,特別是第二產業增速為1.7%,較全國低3.9個百分點。與大中城市相比,縣域經濟的弱勢競爭地位更為凸顯。大中城市的行政級別相對較高、地理區位優越、對外交通便利,資源配置和產業集聚能力更強,其發展水平遠高於縣域。《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20年,268個樣本大中城市市轄區以常住人口衡量的人均GDP是所轄縣域的1.7倍,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人均年末金融機構存款分別是後者的2.1倍和2.6倍。縣域經濟競爭力較弱,難以與大中城市形成平衡、協調的發展態勢,縣城作為城鎮化建設重要載體的作用也就難以發揮。簡言之,如果縣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提高,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補、要素互促、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就難以形成,更好釋放內需巨大潛力、持續提升勞動生產率、有力有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等目標也就難以實現。

  中國城鎮化進入中後期,有力有效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變得更為重要和迫切。2021年年末,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72%,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75%。此後,城鎮化空間日漸有限,資源流動趨緩,資源再配置難度加大,縣域城鎮化的難度也會加大。我們需用好當前這個窗口期,盡快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進而為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供支撐,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持續動力。

  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文章分析,縣域經濟地位十分重要,但與城市經濟相比還處於相對劣勢的競爭地位。受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規模的觀念影響,許多大中城市仍傾向於做大經濟規模和擴張城市邊界,對周邊縣域的虹吸效應強於輻射效應,縣域經濟發展因而受到抑制,兩者競爭力差距不斷拉大。同時,需密切關注縣域人口流動趨勢及其影響。雖然目前中國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縣域,5億農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縣域內的鄉村地區,但是部分縣域人口流失的現象已經顯現,這也會對縣域城鎮化和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同時也要看到,縣域經濟發展也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已經具備許多有利條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