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從根本上保障能源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08:24:51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能源作為“工業糧食”,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支撐。當前,受全球供應鏈不暢、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天然氣、石油、電力等能源短缺問題突出,能源價格持續高位波動,國際能源市場貿易風險進一步加劇,對國內能源市場造成衝擊。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武文章表示,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局勢,中國加強統籌協調,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加快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保供穩價階段性成效明顯,能源行業景氣度穩中有升。二季度中經能源產業景氣指數為104.3,比一季度上升0.4個點。

  煤油氣電等主要能源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原煤生產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同比增長11.0%,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原油和天然氣增產穩產,規模以上工業原油產量同比增長4.0%,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4.9%,電力生產供應保障有力;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0.7%,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均實現較快增長。

  能源價格總體穩定,煤炭價格漲幅有所回落。在全球能源價格快速上漲背景下,中國立足基本國情,多措並舉保障市場供應,能源價格保持總體穩定,穩價效果持續顯現。上半年能源價格上漲14.0%,漲幅比一季度擴大1.8個百分點;國內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價格上漲44.9%,漲幅比一季度回落5.3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

  文章指出,儘管當前保供穩價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容忽視的是,中國能源供需及價格波動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從國際形勢看,俄烏衝突仍是最大變數,多國拓寬能源進口渠道,降低對俄能源依賴,全球能源格局或將重塑。從國內形勢看,中國仍面臨較大輸入性通脹壓力,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工業生產加快恢復,叠加夏季用電高峰,未來一段時間能源供需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保供穩價依舊面臨較大挑戰。

  4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要立足中國國情,應對外部環境新挑戰,抓住重點,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開工建設,促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5月底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也明確要求,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提高煤炭儲備能力和水平,加強原油等能源資源儲備能力。這為當前形勢下提升中國能源保障能力,穩定能源價格,強化能源安全指明了方向和具體路徑。

  文章認為,穩能源大局,既要立足當下,抓住“保量”和“穩價”兩個關鍵,又要著眼長遠,以實現能源自立為目標,在增產能、暢循環、強監測、促轉型等方面多措並舉,從根本上保障中國能源安全。

  增加產能,發揮好煤炭“壓艙石”作用。立足中國富煤、缺油、少氣的國情,進一步發揮煤炭主體資源作用。在安全生產前提下,調動煤炭企業增產積極性,鼓勵煤炭企業充分釋放先進產能。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和煤炭保供水平。

  暢循環,提高能源流通效率。加大能源物資保通保暢力度,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疏通流通環節堵點卡點,降低流通成本。同時,督導地方建設和啟用中轉站,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確保不因國內循環不暢造成價格波動。

  強監測,持續加強能源市場監管。加大對能源中長期合同履約情況監測,監督督促合同雙方履約。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市場主體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投機資本的惡意炒作予以堅決打擊。通過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措施,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以穩煤價來穩電價,進而穩定全社會用能成本。

  優結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長遠來看,保障能源安全不僅要在存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增量上有新思路,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有序替代現有煤炭存量。一方面,要調整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減少周期性資源浪費,著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控制化石能源總量,大力開發低碳、無碳、再生、永續利用的非化石能源。鞏固光伏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