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首批4家中國企業GDR亮相瑞交所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14:03:18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融資步伐加快,發行GDR(全球存托憑證)募資成為主要形式,瑞士為熱門上市地。

  根據現有安排,7月28日,科達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國軒高科4家A股上市公司發行的GDR在瑞交所正式上市,瑞交所迎來首批中國企業。據悉,瑞交所建立了一個專門的GDR上市和交易部門,助力提高這些證券的可見度和可交易性,進而提高流動性。首批4個GDR項目的存托銀行均為花旗銀行。

  “本次發行GDR上市是國內企業響應資本市場政策號召、深化中歐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利用境外資本市場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花旗銀行存托憑證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科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拓展境外直接融資渠道,在增強企業資金實力的同時,能够引入境外專業投資機構和長期產業投資者,進一步優化企業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範化水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GDR融資效率高

  今年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拓展優化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境內方面,將深交所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納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國。

  此後,A股公司推進GDR發行上市掀起小高潮。簡易便捷是GDR募資的一大特點。以上述4家A股上市公司為例,在履行相關內外部程序時間上,從GDR項目正式啓動(議案獲董事會審議通過)到7月28日正式上市,慢者用時3個多月,快者僅2個多月。

  企業通過GDR融資不僅用時短,而且募資額較大,募資效率較高。相關公告顯示,4家募資額在1.73億美元至6.85億美元之間。

  “中國企業發行GDR在瑞交所上市,既拓寬了國內上市公司在海外的融資渠道,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也提升了A股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并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者。”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GDR上市審核時間較短、所面對的融資對象範圍較廣,有助於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優化股東結構及豐富融資渠道,預計未來GDR會受到更多境內上市公司的青睞。

  “瑞士作為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金融環境、資本制度相對成熟,市場開放程度以及公平程度也更高,對中國上市公司產生了較大吸引力,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赴瑞士上市。”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陸景對記者表示。

  “目前,GDR融資方式已成為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徐科珍表示,隨著相關GDR項目的成功發行,未來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其中,使GDR成為一個成熟板塊,進而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雙向聯通值得期待

  基於互聯互通框架,符合條件的中歐兩地公司都可以在對方的資本市場上市存托憑證募集資金。

  據徐科珍介紹,互聯互通框架包括兩個方向,即中資企業去境外以GDR形式上市(西向)和境外相關交易所企業以CDR(中國存托憑證)形式到國內交易所上市(東向)。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A股對外開放水平逐步提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瑞士等國家的海外公司來到A股上市募資,實現中外資本市場的雙向聯通。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A股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對於瑞交所企業具有較大吸引力。出於獲取更高收益和分散風險的需求,國內投資者具有配置海外資產的需求,瑞交所企業在國內上市,將使投資標的更加豐富。”陸景表示,互聯互通框架起到了良好的開端作用,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等方面不斷完善,未來很有可能實現雙向聯通。

  明明表示,對外開放是A股市場發展的大趨勢。隨著國內上市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國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與此同時,隨著A股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預計有更多的境外公司會選擇到A股市場進行融資,雙向聯通值得期待。

  徐科珍透露,“據我們了解,有一些對布局中國市場有現實需求的歐洲企業對CDR機制頗有興趣。相信隨著互聯互通業務的不斷擴容和優化,勢必會吸引優質的海外企業到國內交易所上市,從而真正實現雙向聯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