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媒:西方陷入四種危機叠加境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10:46:04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導,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27日刊登題為《我們沒有領袖的自由世界》的文章,作者為該報專欄作家布雷特·斯蒂芬斯。全文摘編如下:

  關於當今西方世界的核心事實是,它現在沒有領袖了。

  現在,我們面對著一位失敗的美國總統、一位膽怯的德國總理、一位即將灰頭土臉下台的英國首相。在其他地方:意大利總理辭職,以色列由看守政府執政,主導日本政壇的人物被刺殺。

  這些情況在正常時期也是很糟糕的,而在糟糕的時期則是災難性的。我們步履蹣跚地陷入了四種危機,每種危機都使彼此雪上加霜。

  第一場危機是國際公信力危機。俄烏衝突是一場危機的症狀,這場危機始於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這暴露了美國的無能和軟弱,其後果是容易預料的。在烏克蘭問題上,拜登承諾提供的支持剛夠防止該國直接失敗,但又不確保取勝。美國與伊朗之間的核危機迫在眉睫,拜登在危機中除了搖搖欲墜的談判外,沒有其他政策。

  明智的領導人會把眾所周知的逆境化為機遇。而拜登似乎總是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場危機是經濟信譽危機。這種危機是在領導人面對相反證據的情況下作出自信預測時發生的,結果證明這些預測是災難性的錯誤。拜登去年堅稱通脹是“暫時的”就是這樣一種預測。他近日堅稱“我認為我們不會看到衰退”可能是下一個這樣的預測。

  當決策注定痛苦時,經濟信譽至關重要。如果美國經濟衰退加劇全球經濟衰退,那麼經濟無能的後果會嚴重到什麼程度?

  第三場危機或許源於較貧窮國家,當上一次世界出現全球性衰退時,其結果是中東的顔色革命、敘利亞和利比亞內戰、“伊斯蘭國”組織崛起、大量移民前往歐洲以及西方民粹主義的興起。或許一兩年後這一切又會發生,而且規模要大得多。

  第四場危機是西式自由民主的危機。未能履行承諾的西方民主國家——任由高物價、犯罪、對邊界的控制或對是非的共同理解失控——將自己所代表的目標置於危險之中。

  拜登能為美國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宣布他不會競選連任——現在就宣布,而不是中期選舉之後。這樣做或許才足以挽救他舉步維艱的總統任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