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中國種子大會看種業振興行動“開好局”
http://www.CRNTT.com   2022-07-31 15:30:22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到市場淨化,回顧一年來種業各個領域的新變化、新成績,正在海南三亞參加2022中國種子大會的專家紛紛表示,種業振興行動開了個好局。

  帶領團隊在三沙發現永興棉花,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去年最重要的收獲之一。這一多年生、半野生種陸地棉被列入全國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對深入了解陸地棉的馴化歷史和拓展遺傳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種質資源是種業原始創新的源頭。2021年,我國開展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業種質資源普查,迄今已新收集農作物、畜禽、水產種質資源分別達到11萬份、6萬份和5萬份,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農作物、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

  會場熱烈討論之際,40公裡以外,一座國家級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建設正酣,已收集全球各地約11000種野生稻品種。“野生稻是未來水稻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最基礎的自然材料,我們進行了搶救性收集并安全、有效保存。”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慶文介紹,該項目將打造世界一流的野生稻優異種質資源收集鑒定和開發利用平台。

  一年來,創新攻關持續推進,部分品種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11月,廣明2號等3個快大型白羽肉雞品種通過審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有沒有”方面逐步突破,“優不優”也成為育種科研人員的關注重點。“通過挖掘產量和品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我們將利用更好的基因組合培育新品種。”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王豐說。去年,該研究所選育的多個絲苗米新品種通過認定,較好兼顧了高產、優質、抗病特性,目前正與企業合作推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