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貴州: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22-08-03 11:11:11


 

  “漁船變游船,打魚變治污,江水變清了,路子變寬了。”60歲的尤榮利是畢節市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村民,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家以打魚為生。近年來,地處烏江上游的化屋村全面取締網箱養殖,尤榮利和家人成立黔西市畫廊航務有限公司經營游船,找到了新出路。

  尤榮利的轉變是近年來烏江治理的一個縮影。烏江是長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也是貴州省第一大河。由於工業企業經營粗放、網箱養殖超載、兩岸污水處理滯後等原因,烏江曾一度成為“污江”。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烏江流域生態修複,整治沿岸磷化工污染,全面禁漁,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2021年,烏江幹流水質達到Ⅱ類標准,流域水質總體為“優”。

  10年來,作為國家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貴州開展了生態空間管控、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水生態補償等探索,相繼出台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等近50部法規。2021年,貴州森林覆蓋率達62.12%,中心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在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30多年間村民接續奮鬥,植出萬畝林海,森林覆蓋率由不足5%增至77%。今年4月,海雀村獲得貴州省首張集體林碳票,涉及林地面積7346.5畝。按近幾年碳匯交易較低的平均單價30元/噸計算,這張碳票預計可實現碳交易價值約104萬元。10年來,貴州既用真金白銀植“綠”,也用切實有效的制度創新護“綠”,可分享的“綠色紅利”不斷積累,群衆獲得感不斷增強。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奮力打造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範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