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適時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22-08-04 08:56:00


  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人民銀行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金融工具,規模共3000億元,用於補充投資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該工具作為階段性舉措,有利於撬動社會資本,疏通信用傳導機制,穩定投資規模,確保下半年穩增長的政策方向不動搖、經濟回暖的良好態勢可持續。據初步測算,此舉有望帶動大約1.5萬億元的項目總投資,相當於2021年基建投資總額的11%。

  為穩定經濟大盤,黨中央、國務院此前出台一攬子政策措施,基建投資成為穩定經濟大盤的重要發力點。截至今年上半年,地方專項債全年發行計劃即告完成,並將於8月份基本到位。而明年專項債提前額度從審批到發行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相比發行特別國債的程序要求,帶杠杆的3000億元金融債可以迅速落實到位,及時填補工程資金缺口,確保計劃開工的重大項目不受政策空檔期的影響。

  上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跳出傳統政策框架之外推出的創新金融手段,具有嚴格規範的政策要求和市場屬性,在使用過程中體現出明顯優勢,既靈活高效又快速直達,有利於增強政府調控的綜合效能。在定向發行過程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債與財政貼息、結構降准等具體政策配合使用,既不提高財政赤字率,又不會產生貨幣超發,政策適配度高,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是一系列市場運作的“組合拳”,包括設立專項基金、定向發債、補充資本金、過橋貸款、財政貼息、到期退出等規範性程序,與2015年發行的專項建設債券一脈相承,既是宏觀調控的政策利器,又是新形勢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創新產物。政策性金融工具通過相關銀行集中統籌,既充分尊重市場法則,嚴格實施基礎設施項目的市場化運作,又可以通過政策性銀行的規範化管理,確保政府對項目和資金的集中監控,切實增強政府投資的綜合效能。

  這些金融工具還具有明顯的“准財政”特徵,充分體現國家戰略要求,既能有效拉動投資需求,又能緩解當前地方政府的支出壓力。總體來看,這些項目普遍具有很強的外部性,事關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提高經濟發展後勁,今後將產生可觀的綜合投資回報,目前宜按保本微利的原則安排項目統籌。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要加強政府各部門協同與配合,提高政府部門和相關銀行的執行效能;二要尊重市場化原則,確保流程精準、穩健、合規;三要加強項目監督與資金管理,切實保障項目資金的安全運行,確保後期順利退出;四要重視創新政策工具的示範意義,在運行過程中應不斷總結和完善經驗。此外,政府在管理過程中要積極學習和吸收成熟可行的市場機制和做法,將其融入到宏觀調控的具體政策中去。面對當前經濟穩大盤的繁重任務,要精準把握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內在矛盾,靈活使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調控工具,打好穩增長的政策創新“組合拳”。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聶無逸(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戰略研究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