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科技賦能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09 14:54:54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21世紀經濟報道今日刊發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鐘鈺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宋莉莉題為《科技賦能國家糧食安全和糧食高質量發展》的社評文章,全文如下:

  糧食事關國計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和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加扎實。糧食產能穩定提升,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1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483公斤,遠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綫。2022年夏糧生產開局面臨嚴峻挑戰,苗情複雜程度多年少有;再加上農資價格持續上漲、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農產品供應鏈風險陡增等因素相互叠加,奪取夏糧豐收實屬不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背後,是科技創新發揮著日益強勁的支撑作用。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科技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主要作用體現在:

  一是促進糧食產量增加。從推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因素看,大力推廣良種、科學施肥、統防統治和推進農業機械化,不斷提升單產水平,2021年糧食單產年比2003年增加1468公斤/公頃。2003-2021年,糧食總產增加2.5億噸,單產提升發揮了65%的貢獻。2022年,國家主推100多項實用增產技術支持覆蓋生產到收獲全過程,持續建設6000多個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推動農業技術到位率達95%以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改善糧食品質。糧安天下,種鑄基石。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我國一直高度重視育種工作,在培育高品質品種方面成績斐然,正在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2014年以來,陸續啓動實施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作物良種聯合攻關,選育出吉粳816等一批水稻新品種。目前,我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了95%,良種覆蓋率持續保持在96%以上。特別是有些地方強化與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糧食研發中心,推出功能多、品質優、利潤高的特色大米體系。比如吉林省柳河縣堅持火山台地種植、冷泉水灌溉、太陽能燈滅蟲、全程電子化監控,大力發展幼鴨除草、鴨糞肥田的“稻鴨共育”,保障了柳河大米綠色生態品質。

  三是促進節本增效。我國加快推廣以農機為載體的生產托管服務,培育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切實將小農戶引入了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抓緊抓實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突出抓好糧食機收減損,三大主糧機收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集中開展短板機具研發攻關,深入推進農田農藝品種與農機相適應相匹配,進一步強化了農機支撑保障、拓展了農機應用場景;持續實施農機補貼政策,大力推廣實用高效農機裝備,顯著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農業用工成本。2021年,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超過97%、90%和85%,農機裝備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顯著提高。

  四是增強防災減災能力。高精度監測技術設備有效提升了自然災害預測預警准確度;科學應急響應機制和綜合型應急響應平台極大降低了受災地區的經濟損失;科學精確的災害損失評估為國家和地方迅速啓動救災應急響應提供了重要依據。近年來,我國大規模組織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帶動先進農業技術廣泛應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科技在農業防災減災貢獻越來越明顯。

  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居安思危,清醒認識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趨勢沒有改變,結構性矛盾尚未解決。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叠加,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糧食安全之基、科技是糧食增產之力。只有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撑,才能最終真正實現科技增產、科技提質、科技降本、科技增效。在這個特殊時期,需要我們把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快科技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加快優良種源和高性能農機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依靠科技突破資源環境約束,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