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芯片法案”終將傷害美國自身
http://www.CRNTT.com   2022-08-23 10:46:34


 
  這個法案蘊含強烈的反華意識,將台灣視為對抗中國的地緣政治、軍事和經濟支點,企圖給予台灣所謂“盟友國家”的地位。這部法案一旦通過,中美關係將發生顛覆性變化。從台灣海峽到西太平洋,將被戰爭陰霾籠罩,戰爭風險還會彌漫到印太區域,甚至演化為全球戰爭。

  美國政客刻意在台灣冒險,美軍多次在台灣海峽示威,美國政界和媒體也發出反華大合唱,整個美國陷入瘋狂的集體反華態勢。不管這種態勢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美國反華之瘋狂,都將中美關係推入戰爭險境。對於美國的系統性反華,中國作出任何反制都是正義的。

  台灣問題上,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即使是拜登政府,在和習近平主席的兩次線上會晤時,一再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言猶在耳,美國府院軍三方就默契十足地打起台灣反華牌,這嚴重損害美國政府的公信力和拜登總統本人的政治信譽。美國利用台灣反華,也突破了中國所能忍受的底線,中國在台灣周邊的軍演以及反制措施,凸顯中國政府、軍隊和14億多中國人同仇敵愾,為維護國家統一不惜一戰。拜登總統公開強調不願和中國“冷戰”,又通過反華倒逼中美進入戰爭險境,這樣的美國和美國總統,只會讓世人看扁。

  台灣是中美關係的試金石,不僅測試出美國政府的虛偽,也測試出美國政府的言而無信,更折射出美國以台制華的霸權思維及擾亂區域和全球和平穩定的企圖。美國把台灣視作反華棋子,就意味將中美關係推入危險的“修昔底德陷阱”,中美零和博弈的雙失格局也將形成,區域和全球都將為美國的反華瘋狂而陷入絕境。

  排他性投資勢遭市場反噬

  除了打台灣牌反華,《芯片與科學法案》在孤立中國的同時,也將對美國形成反噬。大數據時代的全球化態勢下,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全球化分工不可逆轉,更不能以國家或國家集團的行政命令孤立其他市場。作為曾經的全球化引領者,美西方深諳反市場化的負面後果。因此,美國基於反華的芯片法案,不僅有違全球化和市場化規則,也是對美西方全球化和市場理念的強烈反諷。

  更諷刺的是,市場反噬已經來臨。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叠加帶來的“芯片荒”周期,呈現出新的市場趨勢,隨著美西方對半導體行業的功利性投資和排他性操作,全球芯片行業或迎來過剩時代。據路透社8月17日報導,原本對全球芯片行業構成最強有力支撐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有可能出現市場萎縮。美國芯片法案的大投資計劃,也將在市場反噬中帶來資源浪費。

  至於美國國會要推的“台灣政策法案2022”,則是動搖中美戰略根基的危險行為,將從根本上顛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美國當慎之又慎──否則玩火者必自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