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北交所初步實現改革預期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22-08-24 11:05:14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北交所成功設立開市並平穩運行,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得到不斷強化,初步實現了改革預期目標。”8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談及北交所宣布設立以來的發展和成效,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晉柏如是說。

    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支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105家,中小企業占比77%,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占比超八成,23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億元,平均每家2.1億元,上市後已有5家啟動再融資,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

    二是構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以試點註冊制為牽引,北交所制度設計遵循交易所建設基本規律,尊重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和成長階段。准入制度多元,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徵企業。融資制度靈活,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交易制度高效,提供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多種交易方式,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特定需求。持續監管寬嚴適度。整體體現了包容、錯位、靈活、普惠特點。

    三是完善了市場的樞紐功能。北交所在新三板改革發展基礎上設立,與新三板一體發展、協同聯動,掛牌准入、持續監管和上市審核各環節聯通,中小企業發行上市預期明確、銜接順暢。落地轉板機制,打通北交所與滬深交易所有機聯繫,已有三家北交所上市公司順利完成轉板上市。加強新三板與區域性股權市場聯通,700餘家來自於區域性股權市場的企業實現新三板掛牌,充實了北交所的後備企業資源,涵養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土壤。

    四是優化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生態。最高法出台了司法保障意見,財政、工信、科技等部委協同促進,共與26個省級、22個市級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支持市場建設。北交所開市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踴躍,相互影響、相互帶動,合格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510萬戶,是宣布設立前的近3倍;500餘只公募基金布局,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RQFII均已入市;112家證券公司深度展業,初步形成一批深耕中小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的特色中介,21家商業銀行積極對接,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