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叙空襲凸顯美霸淩醜行
http://www.CRNTT.com   2022-08-27 11:09:54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據新華網報道,美軍近日連續3天在叙利亞東北部對“與伊朗有關聯”的武裝人員發起空襲。

  當前,恢複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談判正處於關鍵節點,美國卻通過各種手段對伊朗極限施壓,凸顯其實施霸淩、推行強權政治的本質。

  空襲侵犯叙主權

  美軍中央司令部23日說,美軍當天空襲了代爾祖爾隸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民兵組織的基礎設施,作為對駐叙美軍15日遭無人機襲擊的報複。24日、25日,美軍繼續空襲叙境內目標。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24日說,美軍對叙境內目標發動空襲是“侵略行徑”和“恐怖主義行為”,侵犯了叙利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他說,被襲目標是“反對占領的民衆團體”,這些團體與伊朗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叙利亞政府多次指責美國駐軍侵犯叙利亞主權、非法占領叙領土,且頻繁盜采叙石油、搶奪小麥等糧食。叙利亞通訊社21日報道,美軍當天將又一批在叙東北部盜采的石油轉運至伊拉克境內,美軍近期已向伊拉克轉運盜采石油數百車次。

  威脅制裁阻礙伊核談判

  本月8日,歐盟向相關談判參與方提交了一份關於恢複履行2015年伊核協議的“最終文本”。伊朗15日正式回應這一“最終文本”,并作出修改提議。24日,伊方表示當天收到美國對伊朗所作提議的回應。<nextpage>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啓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2021年4月起,伊核協議相關方在維也納舉行多輪會談,討論美伊恢複履約問題,美國間接參與談判。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前單方面背棄原有協議,加深了伊朗對美國的不信任。此外,美方屢屢抬高對伊威脅調門,設置談判障礙,不斷加大制裁力度,致使伊核協議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本月1日,美國又宣布對涉及伊朗石油和石化產品貿易的部分實體進行制裁。伊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在各方努力重啓伊核協議恢複履約談判之際,美國政府仍然“沒有停止使用這種徒勞的破壞性手段”。現任和前任美國政府都沉迷於把制裁當成工具,這是美國霸權體系的一個標志。

  伊朗《德黑蘭時報》評論說,美方此次空襲行動或為傳達這樣一個信息,即美國即使重回伊核協議,仍致力於通過各種手段來對抗伊朗的地區影響力。

  霸道行徑後果嚴重

  長期以來,美國四處煽風點火挑動地區緊張,揮舞制裁大棒幹涉他國內政,頻頻開動“戰爭機器”對他國武力侵略或威脅。美國霸權觸角所伸之處,制造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導致當地國家深陷衝突泥潭和安全困境。叙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都是美國霸道行徑的重災區。

  以叙利亞為例。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美國的軍事介入已造成叙利亞至少35萬人失去生命,1200多萬人流離失所,1400萬平民急需人道主義援助。僅在2016年至2019年間,叙利亞有記錄直接死於美國領導的聯軍轟炸的平民就達3833人,其中半數是婦女和兒童。對此,叙政治分析人士烏薩馬·達努拉說,空襲造成的平民流離失所和傷亡是美國在叙利亞侵犯人權的罪行,但美國將這稱作“附帶損失”。<nextpage>

  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去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年來,美國在至少85個國家發動戰爭或者進行相關行動,造成的軍民死亡總數高達92.9萬人,至少3800萬民衆流離失所,而且這只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去年12月,《紐約時報》獲得的有關五角大樓的1300多份機密文件顯示,美國自2014年在中東多國發起的空襲行動“存在嚴重情報缺陷”,直接導致數以千計的平民死亡,包括許多兒童。《紐約時報》評論指出,這與美國政府描繪的所謂“精准打擊”形成鮮明對比,不僅如此,五角大樓公布的平民傷亡人數更是“被大大低估”。

  一串串冷酷的數字將美國的霸權本質和強權政治的野蠻性、殘酷性、危害性暴露無遺。如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文章所說:“美國人動不動就批評其他國家的反人類罪,卻拒絕照鏡子看看自己——其實這種做法早已被所有人看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