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藥工業十年主營收入增長近2000億元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9:34:41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9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就有關情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秦懷金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以中藥農業為基礎、中藥商業為紐帶、中藥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以嶺藥業、春風藥業、來康科技、熙誠健康等中醫藥企業時了解到,加強科研創新,同時布局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各藥企戰略規劃的重要部分。

    以嶺藥業電商總經理李劍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消費觀念變化、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突出等,人們將越來越重視健康。”一位中醫藥經銷商向記者表示,民衆健康意識的提高,令大健康市場成為中醫藥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大健康產業成布局熱點

    發布會上,秦懷金從三個方面總結了過去十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情況,一是中藥產業快速發展,二是中藥質量不斷提升,三是中藥科技創新不斷深入。根據全國醫藥工業統計數據,中藥工業主營收入已由2012年的515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近7000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A股中醫藥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不乏亮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73家A股中醫藥上市公司中,有47家上半年實現營收增長,其中28家營收超10億元,5家營收超過50億元,2家營收超百億元,分別為白雲山營收達372億元,雲南白藥營收達180億元。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一些中醫藥上市公司正對發展戰略進行調整、升級。李劍峰向記者介紹,“未來以嶺藥業將重點關注大健康產業。因此,在產品布局上,公司從絡病(慢病)、亞健康、更健康等三個維度分別推出處方藥。”

    春風藥業副總經理李成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希望融合產業鏈、服務鏈和創新鏈,以促進中醫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這其中的核心是以創新鏈布局新藥研發和服務創新,不斷給企業開發、培育新醫藥產品和新服務產品,再通過新產品循環促進產業鏈、服務鏈各項業務發展。”

    來康科技產品負責人簡瑋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越來越多用戶關注大健康,來康科技對此很重視,將從科學飲食、合理運動兩方面,從硬件到軟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熙誠健康相關負責人丁志遠表示,公司將汲取更多中醫藥文化融入到百年老字號清華池門店的運營之中,“去年我們開始重點布局大健康相關產業鏈,延伸出許多大健康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未來我們希望做到門店、產品、生物科技、健康培訓一體。”

    中醫藥正在走向國際化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針對中醫藥發展情況表示,“這十年,是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讓更多群衆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的十年。加快建設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更公平、更可及、更便利。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

    李劍峰就此向記者表示,中醫藥產業國際化一定要先解決文化差異問題。在此過程中,秉持的第一大原則就是“守正”,即傳統的東西不能丟;其次是創新,即換一種能被聆聽者聽懂的表達方式和路徑,以此傳播中醫藥的文化和理論。

    “中醫藥走向國際化最大的難點在於藥監政策,目前全球各國的藥監注册政策不統一,中醫藥屬於傳統醫學體系,與西藥的評審方法、新藥注册方法不同。當然,中國市場這麼大,中醫藥企業首先把14億中國人的中醫藥服務做好、做精就已經非常好了。”李成榮表示。

    事實上,中醫藥走向世界已取得了積極成效。據報道,截至目前我國已建設了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十三五”期間中藥類產品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281.9億美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國內中醫藥機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設了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在國內建設了56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民衆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