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劉智鵬:質量兼顧,生動教授中國歷史
http://www.CRNTT.com   2022-09-12 09:37:37


《長津湖》在港掀起觀影熱潮,觀眾為強大祖國自豪。(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12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電影近年也涉足“主旋律”領域,在《智取威虎山》、《紅海行動》、《建軍大業》、《長津湖》等影片中,都有香港導演和演員的身影,吸引香港年輕人入場。

  港人參與“主旋律”電影

  不少內地影評人和網民認為,香港電影人的加入,給“主旋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但亦有部分內地觀眾認為,在核心精神上,港式“主旋律”個人主義色彩濃厚,或有悖於集體主義精神。姑勿論如何,從票房來看,這些電影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用時興的話來說,“電影人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劉智鵬坦言,在推動國民教育上,如何吸引年輕人,香港也進行了探索。“我參加了幾個紀錄片,前一陣子香港電台邀請我做一個介紹各地菜系的節目,我就解說了其中幾集。最近還有一個引進節目《功勳》,我也應邀在每一集前做簡單的解說,譬如說你知道嗎?裡面有一集介紹的申紀蘭(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連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推動將男女平等寫入憲法,比香港實現類似的法律早了幾十年。”

  劉智鵬認為,推行國民教育,不應單單重量,應該更重質,要採用更多軟性的技巧,“政府通常習慣將事情量化,給了多少錢,做了多少項目,計算有多少人參加。但我覺得很多時候可能要看效果,還要看會不會引起反效果”。如果太“硬”、太強迫性,會令年輕人抗拒。他建議引進正能量的紀錄片,讓教師使用,活動教學,讓學生潛移默化,有趣地認識中國歷史,愛上中國文化。

  劉智鵬正與順德聯誼會的六間中學合作,用專題方式講授歷史,譬如以長城、大運河、清明上河圖做主題,“學生的反應很不錯!一方水土一方人,傳授國民教育,試試從這些角度出發,整件事就‘好玩’一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