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我國水利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22-09-14 12:25:50


 
  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

  十年來,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不斷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科學精細調度水利工程,成功戰勝黃河、長江、淮河、海河、珠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嚴重洪澇災害。

  李國英表示:“近十年我國洪澇災害年均損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7%降至0.31%。”去年以來,黑龍江上游發生特大洪水、黃河中下游發生歷史性罕見秋汛、珠江流域北江發生歷史罕見洪水,全國有8135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攔洪運用、攔洪量2252億立方米,12個國家蓄滯洪區投入分洪運用,減淹城鎮3055個(次),減淹耕地3948萬畝,避免人員轉移2164萬人,同時有力抗擊珠江流域等多區域嚴重乾旱。今年面對長江流域1961年以來最嚴重乾旱,堅持精準範圍、精準對象、精準措施,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保障了1385萬群眾飲水安全和2856萬畝秋糧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十年來,水利部不斷加強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建設。工程方面,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通過綜合採取“攔、分、蓄、滯、排”措施,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實際發生的最大洪水能力;全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到8900億立方米,通過綜合採取“蓄、引、提、調”等措施,可確保城鄉供水安全,最大程度減輕乾旱損失。非工程措施方面,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全國各類水情站點由2012年的7萬多處增加到2021年的12萬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