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阿根廷媒體:汽車電池回收產業需探索新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9-18 08:31:39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14日報道,一方面是讓汽車制造商擔心的制造電池的原材料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對電動汽車上不能再使用的電池進行廢料回收的過程。這二者都可以通過回收廠解決,業界也了解這一點。

  報道稱,制造商自身以及嘉能可等企業已經進行的投資是巨額的,這帶來了全球電池回收能力將在2021年至2025年提升近10倍的預期。但根據循環儲能咨詢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如今電池回收能力將超過需求。

  報道說,按照目前的速度,加工材料的短缺可能會持續到下一個十年,業界預計屆時最早的電動汽車將大量進入垃圾場。但在那些舊電池被回收并重新用於新車之前,回收企業必須想辦法生存下去。這是一個潛在的危險信號,因為如果沒有行業本身的支持,可能會出現巨大的虧損,一些回收廠也可能會倒閉。這將是制造商們要承擔的又一項成本。

  考慮中的選項包括制造電池,或用原材料替代以後將從廢電池中獲得的元素,這與回收商的本質背道而馳。如今,出於對原材料短缺的擔憂,汽車制造商正在努力確保未來的供應,這已經導致近幾個月價格飈升。

  報道指出,過去一年,亞洲的鋰價格翻了兩番多,而且由於能源危機,鋰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但與此同時,歐洲汽車制造商迫切需要在要求它們從2030年起在電池中使用更多回收材料的新法規生效之前建設回收工廠。總體結果是,與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的速度相比,建廠速度過快。

  報道還說,這種情況令人擔憂,因為回收廠有兩個主要收入來源:不能再使用的廢電池和電池廠本身的廢料。

  問題在於,隨著行業本身效率的提高,大部分目前路上行駛的電動汽車還可以在路上跑很長時間,而且很多時候,當它們因事故而不得不報廢時,它們的電池仍處於可以在其他車輛上再次使用的狀態。另一種情況是由汽車制造商造成的,作為循環經濟的一部分,它們正在減少工廠中的廢料,從而減少了可供回收商使用的材料。<nextpage>

  根據基准礦業情報公司的研究,到2025年,78%的可用廢料將來自生產廢料,只有22%來自報廢電池。該咨詢公司表示,轉折點最早在21世紀30年代中期才會出現,屆時需要回收的電池將多於來自蓄電池工廠的廢料。

  嘉能可回收業務全球主管庫納爾·辛哈說:“正在建立的是電池回收的獨立業務,但該業務現在面臨壓力。一些只做回收的業務模式不會取得成功,或者至少將壓力很大,因為它們將一直等著全部廢料到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