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讓院士稱號回歸榮譽性學術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9-21 08:36:07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日前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要以完善制度、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提高院士遴選質量,更好發揮院士作用,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方面和工程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兩院院士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廣大院士長期從事於各自領域的研究,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的院士制度是國家設立的重要人才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完善院士遴選評審機制、優化學科布局、實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強學風作風建設,院士制度不斷完善。
  
  但也要看到,現行的院士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社會關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問題,如院士遴選過程中受到非學術因素干擾,院士頭銜存在行政化、利益化現象等,這些問題損害了我國院士隊伍的聲譽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繼續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責任重大、意義深遠。“讓院士稱號進一步回歸榮譽性、學術性”的提法,不僅體現了黨中央對於院士隊伍建設的關心關切,也為院士隊伍更好服務國家建設發展指明了道路,明確了方向。
  
  要把好院士增選入口關。以重大貢獻、學術水平、道德操守為准繩,防止增選中的不正之風。在評選中,應著力破除“論資排輩”“圈子文化”,杜絕非學術性因素的影響,接受社會監督,維護院士稱號的純潔性。不斷提升院士隊伍質量,優化院士隊伍學科、年齡和區域結構,發揮好我國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導向性作用。建設一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領軍人才隊伍,推動科技界形成矢志報國、潛心科研的良好創新生態。
  
  要加強院士隊伍管。院士制度本質上是一種榮譽,應通過改革讓院士稱號逐步與利益“鬆綁”,避免將學術無關的各項職能、利益、資源與院士頭銜掛鈎。清除不良風氣,完善院士退出制度,對違反學術道德、違規違紀的現象零容忍,打造一支引領國家創新方向、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常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