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農業科技現代化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強勁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09:39:39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智能農機在田野里奔騰輾轉,自動播種、施肥、收割,卻不見一人;指尖在屏上輕輕一點,旅行之餘也可以給大棚里的蔬菜澆水施肥;沒有土壤,沒有陽光,植物工廠里的蔬菜依然長得旺盛……科技與農業融合,描繪著最時尚、最具創造力的現代農業圖景。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國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堅持“四個面向”,勠力創新攻關,一批引領性、原創性和標誌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競相湧現,兩系法開啟雜交水稻新紀元、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人工合成澱粉、“基因剪刀”打破國外壟斷、植物工廠“快速育種”實現重要突破,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取得歷史性成就,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農業科技現代化已經成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強勁引擎。2012年到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由6.1億噸提高到6.8億噸,良種增產貢獻率由45%提高到50%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57%提高到72%。

  重大創新成果 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10年來,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聚焦農業科技的要害短板,勠力同心、砥礪奮進,農業科技重大成果不斷湧現。育成並推廣水稻“寧香粳9號”、小麥“魯原502”、玉米“京農科728”等一批優質糧食作物新品種,自主培育出京紅、京粉系列蛋雞品種、京海黃雞、華農溫氏一號豬等一批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畜禽新品種,畜禽水產品種良種化、國產化比重逐年提升。耐旱小麥配套節水栽培技術節省灌溉水30%左右。玉米膜下滴灌技術、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等實現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水稻側深施肥技術實現肥料利用率提高20個百分點。創制一大批關鍵高效裝備,采棉機整機產品和采棉頭等核心部件實現技術突破,科技支撐築牢“國家糧倉”邁出堅實步伐。

  兩系法開啟雜交水稻新紀元

  如果說三系法雜交水稻為中國開啟了自己養活自己的時代,那麼兩系法雜交水稻則為中國開啟了更高產、更優質、更高效的雜交水稻新紀元,確保了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的領先地位,並推動了世界雜交水稻的快速發展,對遺傳育種學科發展作出巨大貢獻。2014年1月10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領銜攻關的“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