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經濟治理的未來—對話PIIE創始所長
http://www.CRNTT.com   2022-10-01 00:33:06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實習記者 張冰然)9月30日,全球化智庫(CCG)舉辦“全球經濟治理的未來”線上活動,CCG主任王輝耀與美國傑出智庫之一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創始人、《美國與中國:尋求全球經濟領導力》作者弗雷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展開了對話。兩人圍繞中國崛起背景下對全球經濟領導力的重新審視、俄烏衝突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中美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中美“有條件競爭合作”的挑戰與機遇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細致的分析。

  弗雷德·伯格斯滕首先回顧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因何創辦的歷史機遇和其百廢待興的創辦狀態,並強調中美關係的發展與演進對於全球國際政治經濟體系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作用。也基於此,弗雷德·伯格斯滕強調了中美合作的必要性。他重返美國30年代的歷史處境,認為美國彼時將全球拉到整體低迷的經濟衰退周期中。儘管美國成為崛起國,但它並非合作式的,也沒有肩負起為全球提供公共產品的責任。於是,這種單一領導客觀上對全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某種限製作用。而在當下,中國可以給世界提供可靠有效領導的國際語境中,中美或許可以協商而行,化解衝突,找到國家之間的共生之路合作之式。在《美國與中國:尋求全球經濟領導力》一書中,弗雷德·伯格斯滕提供了更具體的分析思路和可能的解決方式。
 
  雙方繼而圍繞當下的全球化危機展開對話。弗雷德·伯格斯滕認為包括WTO在內的國際組織的規則需要被重新審視,各方包括聯合國都應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他特別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體之一,在現實情況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在IMF中的投票比重小於整體的歐洲。他認為中國需要配得上其實力的投票權,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國際組織需要保持平衡和平等。王耀輝認為,AIIB提供了不同國家如何進行多邊合作的全新國際機制參考,其成立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帶動了全球的共同發展。

  最後,雙方認為中美需要在對抗的過程中尋求合作的契機,在公平公正的原則基礎上開展有條件的競爭合作。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各國應各司其職,雖然有貿易衝突有貿易摩擦,但比起對峙我們更需要的是談判、對話和溝通。我們應尋求雙方都能夠接受的規則,嚴格遵守這樣的規則,共同維持促進全球經濟體系的繁榮穩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