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徐和謙:白皮書發表 台灣民情基礎與前路
http://www.CRNTT.com   2022-10-13 00:58:03


 
  徐和謙注意到,經過2022年上半年爆發的俄烏戰事和佩洛西及軍演事件的衝擊,島內民意對全球安全態勢劇烈變化,和台海日趨“風高浪急”、兩岸缺乏政治共識以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現實感認知正在提升。他援引民調數據表示,自俄烏戰爭爆發後,認為大陸“有可能”發動所謂“對台戰爭”的比例漸次上升,而認為“不可能”的比例,則跌破半數關卡。他認為,俄烏戰事的爆發以及美國和北約堅拒進入烏克蘭領土作戰,以避免同俄羅斯發生核大國間的直接武裝衝突的立場,也使台灣民意鮮明感受到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獨強”態勢不再的莫大衝擊。連帶一舉逆轉了多年來,台灣多數民意傾向於認為台海戰事一旦爆發,美國會直接派兵“協防台灣”的多數認知。

  徐和謙分析,雖然台灣問題和烏克蘭危機本質不同,但在島內民意高度“自我帶入”俄烏情境的背景下,俄烏戰事的發展和後勢,仍將很大程度影響島內民意對自身安全態勢──特別是對於美國的“承諾”是否可靠的評估,島內民意的“軍事倚美”信賴度要迅速恢復到俄烏戰爭前的水平,可能並不容易。不過他也發現,“倚美”作為一種1949年以來歷任台灣當權者所公開標舉的意識形態政治正確,其思想慣性的涵蓋面,事實上已超過了“謀獨”陣營,甚至跨越“藍綠”陣營。

  徐和謙指出,大陸發表最新一版對台《白皮書》,對於引領兩岸關係發展走向、激發島內民意和有識之士的再思考,具有重大、及時的意義。他認為,《白皮書》再次明確新時代大陸對台工作的基本態度仍是將爭取以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問題作為“第一選擇”,對當前受到佩洛西事件大幅擾動的島內輿情來說,仍有顯著的安定人心的作用。他注意到,2022版《白皮書》多次、重點著墨“統一後”的具體安排。這也將對台灣的各類人群──包括明確支持國家統一者、帶有觀望情緒的兩岸和平發展主張者、或是對螺旋下探中的不可測前景感到憂慮的泛綠人士,傳遞明確的信號,引領其思考和行動。

  徐和謙注意到,許多政策文本中,在涉及統一後台灣的現有制度如何安排時,經常以“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概括,而秦剛以中國駐美大使身分向國際媒體做出“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制度可以保留”更明確表態後,也勢必引起各方關注。他說,未來在“兩制”台灣方案的研究設計和共識醞釀過程中,圍繞台灣現有的,包括政治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可以如何保留,保留到什麼程度;以及這樣的保留,應如何同“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的重要前提相銜接,使和平統一條件下,島內政治、社會、經濟、司法等制度的延續,都將是在今後更加密切展開的探討中,料將被台灣各界人士,頻繁提出同大陸方面討論的主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