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快響利箭”長征十一號的“快”字訣
http://www.CRNTT.com   2022-10-08 14:14:29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據人民網報道, 10月7日21時10分,伴隨一聲巨響,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十一)順利騰空,采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厘空間北鬥低軌導航增強系統S5/S6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枚享有“快響利箭”美譽的火箭,再次打贏了漂亮的一仗。因快而生、依快而成,長十一個子小、反應快,次次發射都不忘苦練“快”字功,一心念好“快”字訣。

  發射准備更快

  今年4月的長十一發射任務中,發射隊員需要在海上的集裝箱裡測試、指揮。時隔半年,此次發射任務創新調整為近岸發射,發射隊員將後端的測發設備布置在陸地上,減少了為期3天的海上航行時間,進一步縮短了任務執行周期。

  “近岸發射縮短了發射准備時間,同時還能利用近岸發射點海況較好的優勢,為保障發射任務的成功再加碼。”火箭院長征十一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張鳴說。

  長十一是固體運載火箭,免去了液體火箭發射前的燃料加注等准備環節,具備“快”的天然優勢。近些年來,除了坐擁“快”的強大天然基因外,長十一型號隊伍一直堅持著“後天”的努力。早在2019年6月,長十一型號隊伍攻克了海上動基座瞄准、前後端無綫遠控等關鍵技術,以“一箭七星”完成了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此後,他們不斷優化海上發射技術流程,并將其完善固化下來,形成發射流程規範,使發射操作更為簡捷,任務適應性更強。

  海上發射、海上指揮,這是此前海上發射的特點。長十一此次近岸發射的成功,意味著我國海上發射有了新突破,發射准備周期更短,發射方式更為機動靈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