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可持續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前提
http://www.CRNTT.com   2022-10-09 08:20:24


共同富裕有利於可持續經濟發展。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共同富裕是人類的理想社會形態,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也符合中國從貧窮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邏輯。

  光明網發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文章分析,討論共同富裕問題,破解對共同富裕的誤讀,需要明確三個方面。

  第一,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至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共同富裕是人類的共同理想和普遍追求的社會形態。特別理想的淵源是不容忽視的,從中國近代康有為的《大同書》到歐洲近代以來的社會主義,都存在共同富裕的理想。只要這個理想還在,不管多麼困難人類都會不斷追求這樣的理想。

  二是共同富裕是人性所指。一個普遍的現象是,貧困是大家所厭惡的,世界上除了一些特殊的社會群體,沒有人會喜歡貧困。但同時我們也不喜歡富而不公,即少數人很富裕、大部分人很貧困。這就可以解釋英美國家這些年來為什麼民粹主義崛起。雖然這些國家生產力非常發達,富裕程度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高,但是因為社會富而不公而被人們所厭惡。

  三是共同富裕有利於可持續經濟發展。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共同富裕涉及勞動與資本之間的關係、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之間的關係。資本生產了產品,這些產品要賣掉才能轉換為利潤和財富。如果勞動者過於貧窮,買不起資本生產的產品,那麼資本的可持續發展是有問題的。從消費社會的視角來看,大家都認為可持續經濟發展可能要從內部消費、消費社會入手。那些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國家往往是消費社會,像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其原因就包括中產階層減少導致消費能力減少的問題。

  四是共同富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邏輯演進必然,是很自然的一部分,並非心血來潮。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步就是要解決貧困問題。改革開放之前,鄧小平強調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歷史上徹底擺脫貧困,下一步就要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形態。

  第二,如何正確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提出以後,無論是經濟學家或社會學家,大多是從三次分配的視角來理解共同富裕,但在學術層面並沒有將共同富裕和分配之間的關係解釋好。那麼,如何理解三次分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