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星島:俄烏戰事愈踩愈深 核戰風險升
http://www.CRNTT.com   2022-10-11 09:33:12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正當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俄烏戰爭有可能變成核武危機,俄軍昨天對烏克蘭多個城市發動近月來最大規模和最猛烈導彈攻擊,報復克里米亞大橋遇襲。星島日報今天社論指出,這令擾攘了七個多月的戰爭再度升級,令人擔心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戰事失利,而紅線頻頻遭衝擊下,一時衝動,展開審判式回應,最終對世界帶來災難。

  俄軍昨晨繁忙時間向烏克蘭首都基輔、利沃夫和哈爾科夫等城市至少發射七十五枚導彈,令多處地方發生爆炸,其中一枚導彈更落在距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辦公室不遠處,造成至少十死六十傷。普京宣稱這次攻擊炸掉烏克蘭一些能源、軍事通訊指揮中心,並威脅若烏軍再向俄國施襲,便會作出更嚴厲報復性打擊。俄軍這輪猛烈襲擊,皆因近月戰事失利之餘,更接連發生戲劇性遇襲事件,先是上月底北溪兩條海底輸氣管道遇炸,繼而上周六克里米亞大橋遇襲,給剛慶祝七十歲生辰的普京送上“大禮”,無疑是狠狠摑了普京幾巴掌,逼使普京要作出激烈回應。

  社論說,事件反映了這場戰爭愈來愈沒有底線,頻頻將民用基建作為攻擊目標。連接俄羅斯與歐洲的北溪輸氣管接連出現離奇洩漏,幕後黑手是誰成了懸案,因這並非一般潛水員能在深海管道安裝炸藥,而是涉及國家行為,在區內有此能力祗有美國、英國和俄羅斯。一派認為是美國所為,炸北溪氣管,令歐洲更倚賴美國氣體供應,但若屬實,美國可掩飾多久成疑,且會嚴重打擊歐洲對美國的信任;另一派軍事專家不排除是俄羅斯的苦肉計,為戰事升級作鋪墊,但若此說屬實,則可向西方展示其有能力可潛入西方水域破壞海底氣管,甚至海底通訊電纜,從而起威嚇作用。

  社論續道,克里米亞大橋遇襲,意義非比尋常,因大橋不但是對前線俄軍物資補給的大動脈,而且是俄羅斯在吞併克里米亞後的重要象徵。俄國在戰爭爆發後曾劃下大橋是不能踰越的紅線,若大橋遇襲,俄方的反擊將是迅速而猛烈的,烏克蘭要作好迎接連串報復的準備。大橋被炸後,雖然烏克蘭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責任,只說這只是一個開始,意味襲擊陸續有來,反映澤連斯基是故意找打,以便激怒俄羅斯對烏全面宣戰,一旦戰事升級,便有可能將美國和北約拖進戰爭泥淖,將戰事擴大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