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
http://www.CRNTT.com   2022-10-12 19:48:05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2022年第7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中引用“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出自《管子·八觀》。原文為:“彼民非穀不食,穀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動,民非作力,毋以致財”,指人民沒有穀物就沒有吃的東西,穀物沒有土地就無處生長。這體現了“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強調了土地對農業生產的不可替代性。東漢班固編纂的《白虎通義》中說:“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同樣強調了糧食與土地對人民和國家的重要意義,這也是最早見於典籍的、對《管子》上述思想的繼承。王符《潛夫論·實邊》亦言:“夫土地者,民之本也,誠不可久荒。”更體現了土地作為農業之本、農民之根的重要地位。可見,土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是生產力發展、社會繁榮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石。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農業生產,成就了璀璨的農耕文明;土地作為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其認識與保護也成為古人關照的重中之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民眾對土地性質的探索就已經很先進了。約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禹貢》,就記錄了九州的土地特點與產出。而《管子·地員》則按肥力高低把九州土壤詳細分為三等18類,共90種。《說文解字》裡有很多專有名詞:如“壤”指柔軟的土,“壚”指剛土,“垟”指紅剛土,“塙”“垍”指硬土,“塏”指土地高而乾燥,“埴”“堇”指黏土,這都顯示了上古時期勞動人民對土地的認識到達了何等細致的程度。歷代農書也將愛護土壤、保育地力作為重要討論內容。東漢王充《論衡·率性》中的“夫肥沃磽埆,土地之本性也。肥而沃者性美,樹稼豐茂;磽而埆者性惡,深耕細鋤,厚加糞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其樹稼與彼肥沃者相似類也”,可見,古人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如何去增加土地肥力以及保養“地力”的重要意義。

  萬物土中生,而耕地是土地資源中的精華。中國是人口大國,糧食需求消費量大,耕地資源的節約保護與合理配置至關重要。此外,耕地還具有極強的生態保障功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耕地的價值絕不能用普通經濟學意義上的成本價格來衡量,必須充分認識到其基礎性、稀缺性、戰略性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障了糧食產量連續7年超過1.3萬億斤,讓中國人手中的飯碗端得更牢、底氣更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祗有保護好耕地,才能守住“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底線,成為我國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壓艙石。因此,未來在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必須做到合理規劃布局,繼續嚴守耕地紅線、嚴控用地結構“非農化”和“非糧化”,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保證耕地總數量的穩定性、不同類型耕地面積比例的合理性,做到分情況、分階段、分次序開展耕地利用保護,加強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確保做到“占優補優”。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