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國抗疫“躺平”遺患無窮
http://www.CRNTT.com   2022-10-14 09:42:39


2022年5月12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屏上播放關於新冠逝者的新聞。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據新華網報道,隨著北半球秋冬季來臨,公衆室內活動增多,最新疫情指標顯示美國可能再次面臨新冠疫情加劇風險。在逾百萬美國人死於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美國媒體和專家表示,在抗疫問題上“躺平”的作法已對美國社會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國政府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方面的缺陷,凸顯美國疫情防控體系的深層次屙疾。

  病毒傳播顯現加劇跡象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7天平均日增新冠確診病例約3.9萬例,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約340例,7天平均日增住院病例近3300例。但專家表示,美國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高於官方統計數據,因為部分輕症感染者不再去做檢測,部分感染者在家中檢測後不再上報結果。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近日報道稱,隨著美國即將入冬,有跡象顯示美國的新冠感染病例數可能再次激增。例如,一些地區從廢水中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水平有所上升,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和美國東北部的其他地區。公共衛生專家認為,這可能是疫情反彈的一個早期預警信號。

  流行病學家還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比最初預想的更快、更廣泛。進入秋冬季,室內活動增多,美國可能再度迎來新冠病例“激增潮”。

  費城兒童醫院政策實驗室主任戴維·魯賓表示,疫情監測顯示,美國北部一些地區的感染病例數和住院病例數已經開始增加,開始呈現出新冠病毒傳播加劇的跡象。“冬季疫情反彈正在開始。”

  然而美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僅有約68%的美國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已接種疫苗人群中僅不到半數接種了一劑加強針。《華盛頓郵報》近日援引美國全國公民基金會一項分析預測,如果今年秋季美國的加強針接種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可能會有超過7.5萬本不必要失去生命的人死亡。<nextpage>

  “躺平”代價高昂

  面對新冠疫情,美國政府過早取消口罩令、隔離感染者、追蹤密接者等嚴格防控措施,造成大量人群感染,釀成100多萬美國人死亡的悲劇。《紐約時報》近日報道說,美國為抗疫失敗付出高昂代價。

  美疾控中心8月3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較前一年縮短近1歲,這是該項數據連續第二年下降。過去兩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降了近3歲,該降幅創二戰以來的新高。報告分析認為,新冠疫情是導致美國2021年人均預期壽命縮短的首要原因。

  受“長期新冠症狀”困擾的人群正不斷增加。美國媒體報道稱,“長期新冠症狀”對美國人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正在影響勞動力市場,美國政府卻任由疫情蔓延。

  據美疾控中心介紹,“長期新冠症狀”涉及消化、呼吸以及神經等多個層面,主要表現為疲倦嗜睡、容易發燒,還有不少人會有頭痛、呼吸困難、難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狀。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教授埃塞基耶爾·埃馬努埃爾認為,“長期新冠症狀”將是一個持續且非常嚴重的全國性問題,將拖累經濟,對美國傷殘保險體系造成嚴峻考驗,并給民衆帶來悲劇。

  公共衛生治理暴露缺陷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先進的國家之一,卻完全沒有為應對新出現的病原體做好准備。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都暴露了美國疫情防控體系的深層次屙疾,這表現在公衆信任度驟降、不實信息泛濫以及公共衛生官員與病患之間、聯邦政府與各州之間都存在嚴重分歧等。這預示著美國將來應對新出現疫情時“幾乎不可避免”會再次陷入混亂。<nextpage>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近日指出,新冠疫情在美國如何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應對不斷湧現的新變異毒株。新冠疫情暴發至今已經接近3年,而美國國內對於應該采取什麼防控幹預措施,依然沒有統一的認識。

  《紐約時報》的報道分析認為,面臨重大疫情時,全美缺乏協調統一的應對措施,最大的障礙源自聯邦、各州和地方政府之間對責任劃分和資源分配存在嚴重分歧,以及公共衛生官員與實際治療患者的醫護之間溝通缺失。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病毒學家克裡斯蒂安·安德森表示,自己曾以為美國應對新冠疫情暴露出的種種缺陷會隨著問題日漸凸顯而得到重視和彌補,但現實恰恰相反,目前的准備情況比新冠大流行初期更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