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護好“錢袋子” 貨幣政策堅持穩健取向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9:34:24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相容機制,可精準滴灌實體經濟並釋放基礎貨幣,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平衡政策的提前量和冗餘度。

  “未來應在運用好總量工具的同時,持續創新運用結構性工具,更好發揮貨幣政策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植信投資研究院院長連平稱。

  賦能實體 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著眼當下,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突出任務。專家認為,我國金融服務和金融管理質效不斷提升,政策潛力依然較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一方面,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有下行空間。今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多次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有所下行。人民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8月末,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05%,為有統計以來最低值。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持續引導5年期以上LPR下降是推動居民中長期貸款修復的關鍵。

  另一方面,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潛力仍有待挖掘,後續可加快相關工具運用,推動貸款投放,在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的同時,促進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認為,當前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是牢固的,未來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質量都將在前期的基礎上持續改善。“無論是全部信貸增量還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量,其變化均具有一定趨勢性,目前正處於或即將進入上行的通道中。”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期召開的2022年第三季度例會指出,將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攻堅克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著力穩就業和穩物價,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